3.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发展历程源: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第一、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后期。我国于1953年正式实行统收统支的信贷管理体到了1981年,又对银行体制进行了调整,开始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这一体制虽然比53年的统收统支体制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但都是在大一统银行体制下的产物,根本谈不上绩效评价。1984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改革,先后组建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人民银行则开始专门实行中央银行的职能,至此,中国的银行业形成了二元银行体制。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业务分工相对明确,银行业内竞争环境也不激烈,也就不会产生对银行进行绩效评价的要求。在这一时期,主要是政府部门对银行进行考核,设置了一些反映资金成本,资金质量的经济指标,推行银行成本化核算,但仍然是上级银行制定一系列经济指标计划,层层落实到各基本核算单位,以此来作为考核业绩的标准,该阶段可以说尚未开展严格意义上的绩效评价。

上一篇:舞弊三角形理论内部控制与舞弊公司预警
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研究

哈佛分析框架中国重工战略财务分析

战略视角下的财务分析方法研究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及...

上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现状与风险及对策

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发...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基于微信理财通的互联网...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