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方面,2012年我国共进口中厚板140。34万吨,较2011年减少27。08万吨。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101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出口钢材达到9391。35万吨;其中1-11月份中厚板出口625。8万吨,同比增幅60%,全年可能达到700万吨,净出口量大致在560万吨。比较近8年国内中厚板出口情况,2014年中厚板出口量虽然未能回归2007-2008年的风光时代,但增幅已较前几年显著提高。总体来说,我国中厚板进口大于出口,这无疑增加了中厚板的库存压力和生产压力,因此出口是去库存、消化过剩产量的重要手段,我国钢铁行业要重视中厚板产品质量,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刺激出口,缓解国内市场压力。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QQ752018766-

2。1。3 船板市场需求分析

对于船板市场而言,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中厚板产品价格、相关钢材产品价格等。近年我国中厚板市场呈现需求不足、制约价格的局面。由于下游企业需求萎靡,中厚板价格运行亦呈颓势,价格的下跌和疲软的终端需求使得钢企继续维持生产,贴补成本,因而粗钢和钢材产量总体居于高位,供需矛盾突显。具体分析我国船板市场需求情况,要从造船业三大指标入手:

完工量、新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是造船业三大指标,能够较好反映造船业对于船用钢板市场需求量变化。近年来,我国手持订单量高居不下,以2010年为例,2010年我国预计交船7100万载重吨,2011年为500万载重吨,单从数据以及企业手持订单交付进度来看,就算今后不再新接订单,船企在2012年前仍能够满负荷生产,生产连续性若是能够一直保持下去,我国船板市场需求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太大改变。然而,由于未来新船价格可能下跌,船市将笼罩在撤单浪潮之下,据专家分析,一旦船价出现50%左右的下跌,撤单趋势将更加明显。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够盲目乐观地看待船企的手持订单量,因为手持订单量并不能够保证订单的最终成交量,再加上如果新接订单低迷,未来新船价格持续下跌,撤单风险将进一步升高,势必会对船企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从而使得船板需求量进一步下滑。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营改增对物流业影响研究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现状与改进研究

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

小微企业纳税筹划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宝钢股份融资结构优化研究

房地产税比较研究

环境税比较研究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