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原体缺少细胞壁,其细胞膜在侵染宿主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螺原体的传播包括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入两个过程。螺原体上的黏附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识别互作是侵染过程中的第一步,这一过程涉及到一些黏附相关膜蛋白 (adhesion-related protein)。体内及体外实验均证明,螺原体的三个膜蛋白即脂蛋白螺旋素(spiralin)、黏附相关蛋白(ScARP3d)及磷酸甘油酸激酶(PGK)与昆虫细胞有直接联系[10]。

螺旋素是螺原体属特有的两性脂蛋白[11],也是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一种柑橘螺原体(S。 citri) 膜蛋白。螺旋素在螺原体传播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促进螺原体黏附到肠上皮细胞或者昆虫载体唾液腺。Castano等提出一种模型:螺旋素形成一个“蛋白毯”覆盖在整个螺原体的表面[12],这种结构可以保证螺原体的高效率传播[11,13]。S。 citri GII-3的spiralin可以作为凝集素在体外与C。 haematoceps 的两种糖蛋白相结合。因此,它可能作为一种配体蛋白与昆虫表面的受体蛋白相结合[14]。Nathalie Arricau- Bouvery等人通过激光共聚焦免疫显微镜观察到螺原体粘附区域的螺旋素发生“移位”,使用凝集素进行竞争实验表明螺旋素表现出复合糖结合的特性,推断螺旋素通过一种“凝集素-复合糖”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螺原体的黏附[10]。

研究表明当柑橘螺原体突变缺失5个质粒pScil-5(编码8个粘附相关因子,ScARPs)后,其粘附宿主细胞的能力减弱[15]。螺原体粘附相关因子的基因序列与支原体粘附因子P40的基因序列有极高的相似度,P40在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时辅助粘附蛋白锚定在黏附细胞器的细胞骨架中,并且黏附因子P40与其他三个黏附因子P1、P30和P90串联所形成的复合物是受体识别所必须的[16]。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蜜蜂螺原体Spiroplama melliferum CH-1菌株,由陈永萱教授于1988年从患“爬蜂病”的蜜蜂体内分离得到[17]。S。 melliferum CH-1 可以造成蜜蜂“爬蜂病”,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蜜蜂行业的发展。螺原体黏附到宿主细胞是螺原体侵染宿主的关键环节,研究黏附蛋白在侵染过程的功能,不仅对螺原体的防控至关重要,而且可以为了解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和蜜蜂

试验菌株为本实验室已构建好的表达ALP609蛋白的大肠杆菌E。 coli BL21 609菌株

蜜蜂为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1.2  培养基

(1)LB培养基(1 L):         

胰蛋白胨             10 g

酵母提取物           5 g

氯化钠               10 g

琼脂(固体)         20 g

pH                   7

(2)R2固体培养基(100 mL):     

PPLO肉汤            2 g

蔗糖                 10 g

0。1%酚红             2 mL

血清                 15 mL

琼脂                 0。8%

pH                   7。27

(3)Grace’s 昆虫培养基(45。5 mL):   

血清                 4 mL

双抗                 0。5 mL

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上一篇:内生真菌Epichloёsinica对鹅观草生长的影响及其化学机理
下一篇: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在酒精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与肌内脂肪相关性的探究

载体材料铁蛋白的溶剂耐受性研究

黑豆中蛋白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

超声-疏水性离子液体耦合...

蚕蛹蛋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制备工艺研究

双酶分步水解麦谷蛋白及酶解产物特性研究

家蚕丝素蛋白的光引发交联研究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紫陵阁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组态王文献综述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