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通过对植物体内特定ARF基因的编辑,研究植物ARF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的表型,从而揭示植物相关ARF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拟南芥作为模式生物,生长与发育的时间短,形态结构简单,遗传转化方便,基因组简单,目前的全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有助于拟南芥ARF基因的编辑。随着科学家对模式生物拟南芥研究的深入,23个ARF基因在拟南芥中被发现。目前人们对于拟南芥中的中ARF1、ARF2 、ARF3、ARF4 、ARF10、ARF16 、ARF17、ARF5-ARF8 及 ARF19 的研究比较深入,ARF17的突变引起植物花粉壁的缺失和雄性不育[5],ARF18的突变导致雄性不育的表型出现,控制植物下胚轴的生长[6]。

AtARF12位于拟南芥第一条染色体上,与ARF13、14、15、20、21 和 22 组成一个基因簇,它们的核酸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7]。据研究发现,AtARF12在拟南芥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明显,在种子的胚和周边部位都能检测 [8],初步推测AtARF12与拟南芥的种子的发育过程有关。目前科学家对于拟南芥ARF12基因在拟南芥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具体详细的了解。想要进一步了解AtARF12的功能,可以通过对拟南芥ARF12基因的编辑,研究其功能突变体的表型,从而分析AtARF12的生物学功能。

1。2CRISPR/Cas技术原理

CRISPR/Cas技术原本来自于细菌,帮助细菌抵御外界病毒的侵入,具有设计构建引物简单快速,脱靶率低和成本率低的优点,在2013年被改造成基因定点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领域。CRISPR/Cas系统主要由3种类型组成,其中TypeⅡ系统在3种CRISPR/Cas系统中由于操作方便简单,被广泛运用在动植物的基因组编辑研究中,TypeⅠ型和TypeⅢ型系统则由于参与蛋白复杂,操作改造不易,实用性低。TypeⅡ系统的原理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需要编辑的基因靶位点,然后设计构建一段sgDNA,带有我们所需的靶基因序列。第二阶段将带有靶基因序列的sgDNA与Cas9基因连接,一起通过表达载体转入受体细胞。第三阶段则是转入的sgDNA转录为sgRNA,与受体细胞的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将Cas9基因转录的蛋白准确地结合到基因组对应DNA的位置上,由Cas9蛋白切割目标DNA序列,原基因组对应位置DNA双链断裂,断裂的DNA被非同源末端连接方式修复,从而完成对基因组目标位点的编辑[9]。这项技术在2013年由张峰的研究小组在真核细胞中首次成功运用。目前CRISPR/Cas技术被拓展应用到大鼠、斑马鱼、水稻、拟南芥、人等多个物种中,标志着这种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

本实验所用的ARF12基因敲除载体是通过CRISPR/Cas技术精确定点敲除获得,将构建好的拟南芥ARF12基因敲除载体利用花序浸染法进行拟南芥的转化,并利用潮霉素筛选阳性植株,获得ARF12基因敲除的拟南芥,为下一步研究AtARF12基因的功能做好准备。 文献综述

2实验材料与仪器 

2。1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由实验室培养提供的拟南芥 Columbia(Col)野生型,用CRISPR/Cas技术构建的带有AtARF12靶基因序列的的Atu- 6::sgDNA-Cas9-p1300质粒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由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提供

2。2实验仪器:

超净台、离心管、培养皿、恒温培养箱、培养瓶、水浴锅、电泳槽、PCR产物回收试剂盒(Sangon)、PCR管(250ul)、枪头等

试剂:Sliwetl-77溶液、潮霉素、PPM、液氮、氯仿、异戊醇、乙醇、DNA Ladder等

上一篇:稻田锌含量对水稻害虫褐飞虱海藻糖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LTD4体外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症改变

集胞藻6803sll1594基因的克隆...

集胞藻6803slr1512基因的克隆...

桑树重要害虫及其天敌对...

淮安市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植物调查与分析

植物中MADS家族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学分析

晏园的植物资开发利用植物配置特点分析

植物样品凯氏定氮催化剂...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紫陵阁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组态王文献综述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