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恢复方面,以往的研究大多从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来解释和分析,很少从植物的化感作用来解释[12]。安雨[13]等从化感作用的角度来解释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群落种内和种间的关系,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明化感作用对田间杂草等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吴晓华[14]对园林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时发现,植物化感作用对园林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提供重要参考。张玉娟等[15]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化感作用研究时发现,化感作用对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植物群落演替、种子萌发和氮循环等起重要作用。

化感作用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现象,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产生的生物化学物质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生存、发育和繁殖,对周围植物体产生有害或有利的影响[16][17]。化感作用的研究类型多样,藻类、苔藓植物、草本植物、乔木植物、农作物等方面均有研究[18][19][20][21]。

马永清[22]发现利用作物的化感作用可以诱捕或消除对被列当(Orobanche coerulescens)寄生的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威胁或不利的因素,以利于作物的生长。Silva等[23]从草原动力学和化感作用的角度探讨了自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中化感潜势,及其对生态系统恢复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王婧怡[24]等采用室内培养和生物检测等方法研究了植物化感作用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根和茎的超微组织结构的影响。岳勇志[25]等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化感作用强度进行研究,为农林业的发展及其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天目铁木和水杉属于珍稀濒危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生种群数量极小,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的天目铁木和水杉在群落中的地位和生态适应机制,鲜样和干样化感作用对植物在群落生存中贡献的大小。目前对珍稀濒危植物叶化感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对天目铁木化感作用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试验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模拟不同种群类型叶鲜样和干样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究叶浸提液不同浓度的化感效应,为进一步探究珍稀濒危植物化感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植物

供试植物为天目铁木,天目铁木鲜叶分别采集自浙江西天目山(30°18′N,119°30′E)天目铁木人工种群和野生种群,其人工种群在天目铁木树木园,该种群是在20世纪80年代种植,至今存活的有180余株,树龄在30~40年,野生天目铁木目前仅存5株,树龄在100~200年。

选取籽粒饱满,大小均一的小白菜种子,5%次氯酸钠消毒10min后清洗5-8次,晾干备用。直径为9cm培养皿,高压灭菌锅120℃,灭菌20min,用移液枪吸取5mL各浓度浸提液,加入放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均匀摆放20粒消过毒的白菜种子,对照组为蒸馏水,共6种浓度,每种浓度6个重复。用保鲜膜盖上盖,将培养皿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温度(25 ± 1)℃,湿度75%,每天光照12h,所有试验总萌发时间为7d。按照《国际种子发芽规程》(ISTA 1996)(胚根突出种皮的长度为种子长度的一半即为发芽的种子)每天统计种子的发芽数,计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发芽势=第3天正常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发芽指数=∑(Gt/Dt)

其中:Dt是发芽日数,Gt是与Dt相对应的每天发芽种子数。

种子萌发7d结束后,称取幼苗鲜重,用游标卡尺测定幼苗胚轴长、茎长和根长,每个处理随机取10株求其平均值。然后,置于烘箱中75℃烘至恒重,称量幼苗生物量。预实验中,用四种浓度(0、0.06%、0.6%和6.0%)聚乙二醇(PEG-8000, Sigma)检验提取物可能的渗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各浓度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浓度间的差异不是浓度本身产生的,这与Ismail[26]结果一致。

上一篇:Cmtm5在少突胶质细胞发育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盐胁迫萱草若干生理指标测定和分析

开花和灌浆期低温胁迫对...

分子量可控酵母β-葡聚糖的制备和活性评价

加拿大一枝黄花花序组织...

黑附球菌产果胶培养基优...

土壤铅胁迫下生物炭对桑...

未知液体中主要成分的测...

人类复杂疾病相关LncRNA识别的数学建模和方法

船舶火灾防火设计中舱室...

贵州省2023年生育津贴新政...

农村秸秆利用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2395字】

连续性护理干预對2型糖尿...

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茬會...

民俗活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3年建档立卡户生育政策...

西方预算管理:实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