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码

图1 新鲜猪肉样品在BPW缓冲液中增菌 8

图2 MSRV培养基上的沙门氏菌 9

图3 XLT4培养基上的沙门氏菌 9

图4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10

图5 目的基因的电泳条带 10

图6 LB固体培养基上的沙门氏菌 11

表清单

表序号 表名称 页码

表1 样品分离结果 10

表2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结果 11

表3 沙门氏菌耐药情况 12

表4 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情况 12-13

符号说明

符号 英文全称 中文名称

bp base pair 碱基对

DNA                        deoxyribonucleotide acid 脱氧核糖核酸

g gram

h hour 小时

LB Luria-Bertani broth medium LB培养基

min minute 分钟

mL milliliter 毫升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

rpm revolutions per minute 转/分

s second

SW superpure water 超纯水

μL                                      microliter 微升

引言

 沙门氏菌病一直是备受全世界关注的问题[1-2]。它会导致胃肠道感染甚至败血症和脑膜炎[3-5]。误食被沙门氏菌侵染的食物后12-72小时之内就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的症状[6]。全世界每年大概有 1600万人因感染沙门氏菌而住进医院接受治疗,但这些人中有大约600000人会不幸死亡[7]。在美国,每年因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导致住院治疗的人数多达7600万例。1998-2002年期间,7998例已知病原体的案例中有45%是由细菌引起的。而沙门氏菌的污染与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有极大的关系 [8-10]。在我国:1994-2003年期间,统计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例中涉及43766人,而因沙门氏菌导致中毒的人数最多,占 20.4%[11]。毛雪丹[12]等用文献综述法估计2000- 2009年期间,每年4000多万患急性腹泻的人中有将近823.5万人是因为非伤寒沙门氏菌而导致的。按照我国2006年总人口数计算,死于细菌感染的人数大约总计为12731人,而由于非伤寒沙门氏菌导致的就有866人。文献综述估计法证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它的发达国家,沙门氏菌都是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

上一篇:食品添加中新型甜味剂的筛选与鉴定
下一篇:多酚类化合物协调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淮扬菜系地区居民的膳食...

硫磺熏制对猪肉元素及形态的影响研究

影响苹果汁中棒曲霉素臭氧降解因素的研究

中国进口转基因作物概况研究

杭州市售腌制肉类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调查

SMART柱全自动净化-液相串...

葡萄籽提取物在鱼类食品...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