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21年Mellanby首次提出植酸对营养的影响以来。植酸研究就成为了各国提升作物营养的重点。关于玉米、水稻、大麦、小麦的低植酸作物逐渐被筛选培育成功。最初的低植酸突变体主要是采用化学或物理诱变剂人工诱变获得。而美国是最早通过诱变育种技术进行低植酸作物品种选育的。到2001年,低植酸玉米在美国已经进入商品化发展阶段。我国在2010年初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将一个植酸酶转入玉米中,并且通过我国农业部门的审批。

本研究以H602和GP为亲本构建的RIL群体F6为研究对象。首先对F6(124种品系)大麦的植酸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的分析得出,F6后代的植酸含量呈连续性分布,并有一定数量的超亲类型存在。可以进行下一步与植酸相关的QTL定位。最后经过QTL定位找出大麦中与植酸含量相关的位点,进而分析大麦中植酸含量的遗传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材料

以GP和H602为亲本构建的RIL群体F6(共124种品系)大麦。

1.2 研究方法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1.2.1 测定植酸含量的方法及原理:

 本实验测定植酸含量的方法应用的是三氯化铁比色法[7]。此法的原理是根据植酸分子中具有12个氢离子,具有强大的螯合能力,极易与铁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再通过显色反应求OD值得高低来反映植酸含量的多少。

1.2.2 QTL定位的方法及原理:

QTL(数量性状基因座)它是指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定位主要是利用前期以构建的分子遗传图谱,对将要进行定位的群体的数量性状表型值和遗传标记位点分析。分析与数量性状相关联的遗传标记,找到遗传标记和数量性状的联系。最终得出各个基因位点控制数量性状的主次关系和贡献率等。

上一篇:复合护色剂与温度对土豆丝防褐变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Hsp70过量表达对食用甲鱼细菌感染死亡率的影响

不同工艺炒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研究

杭州市售腌制肉类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调查

UV-B及UV-B和NaCl共同处理对...

NaCl处理对不同状态银杏叶片黄酮含量的影响

不同品种苹果的抗氧化活...

冷鲜肉货架期亚硝酸盐含...

加工方式对食物中嘌呤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