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实践训练法

    通过自身的训练经验以及带队体会,使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成果进行分析对比。

2。2。4数理统计法

      对中长跑运动员各阶段的训练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3。结果与分析

    通过查阅书籍及对相关体育人士的访谈得出中长跑训练中有氧耐力为基础,有氧耐力素质训练可分为专项素质训练和一般素质训练等训练方法。教练员主要以将有氧耐力作为中长跑训练的主要训练手段,通过持续跑、重复跑、间歇跑作为训练方法,科学的计算间歇跑的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间歇,控制持续跑时的运动员心律,正确跑步时的呼吸调节方法,采用低于项目的距离的重复跑,要求总的强度接近,并一周安排2至3次无氧耐力训练及一般素质训练,更好的将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相结合等周期训练较为科学,并且通过训练安排使运动员提高中场跑成绩。

3。1有氧耐力训练是基础

                           表1  不同时期各个项目供能系统百分率比

年代 400米 800米 1500米 5000米 10000米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1985年 5% 95% 5% 95% 25% 75% 70% 30% 80% 20%

2011年 45% 55% 60% 40% 72% 28% 86% 14% 90% 10% 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从表1可以看出,上世纪80年代的观点,中长跑项目最主要的供能系统是糖的无氧酵解,有氧耐力只是基础耐力,并不作为训练重点来发展。这种观点传入我国后,逐渐成为主流观点,不顾自己国内的马家军取得的巨大成功,有的专家盲目迷信国外的训练观点,过于夸大无氧耐力的重要性,使我国的中长跑训练渐渐走上了弯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国外的中长跑训练观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通过研究发现,中长跑运动员最重要的供能系统就是糖的有氧酵解,所以运动员除了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更要有良好的有氧耐力。即使是距离最短的800米这个项目,其有氧供能也占了60%,这就告诉我们,提高有氧训练水平是进一步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水平的关键。

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的比例就越大,因此在当前的中长跑训练中,应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糖的无氧酵解供能,从片面提高运动员无氧耐力,转向发展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下,有氧供能能力的训练作为最主要的专项素质训练。

上一篇:关于专业体育项目的营销推广模式研究中国乒乓球第三次创业
下一篇:杭州健身房运营模式的转型

杭州市上城区中学生的体质趋势研究

体育游戏在高级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安阳市普通高中篮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常州市初中学生体育大课...

淮安区高中健美操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淮安市清河区中老年...

关于体育教学中体罚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