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锁相环原理
2.1 锁相环的发展背景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锁相环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最初应用于电力系统调速机构和电视接收机同步电路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锁相环应用于发射的人造卫星上。接收到这些飞行器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信噪比相当低,约在-10到-30dB数量级上,锁相环在跟踪和接收这些微弱信号方面性能优异,它能把深埋在噪声中的信号提取出来,从而推动了人们对锁相环路的理论和设计的深入研究,锁相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
60年代末,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锁相环路问世,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性能独特和使用方便的优势,这就为锁相技术在无线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如今,锁相环正向着数字化、系列化、功能化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是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基本部件,主要应用于滤波、调制与解调、频率综合、信号检测等方面,同时在雷达、遥测、导航、计算机等其他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2.2 锁相环概述
锁相环路分为两大类:模拟锁相环路和数字锁相环路,数字锁相环路(DPLL)是指环路全部都由数字电路组成,不包括有一个或几个数字电路的环路。数字锁相环路与模拟锁相环路相比,精度更高,温度和电压对其影响更小。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锁相环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2.3 模拟锁相环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文着重研究的是模拟锁相环路锁相环PLL是由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F)和压控振荡器(VCO)三个基本部件组成的一种相位反馈控制系统,图2.1是锁相环的方框图。
 锁相环方框图
图2.1 锁相环方框图
鉴相器的输出信号 是输入信号 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 之间相位差的函数。通过环路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和噪声后,成为压控振荡器的的控制电压 。在 的控制下,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的频率向参考频率靠近,直至二者频率相同而锁定[2]。这个过程叫做捕获或者捕捉。
环路锁定之后,参考信号 的角频率 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的角频率 会跟随变化,稳定后保持 = 。这个过程为跟踪或保持。
上一篇:基于FPGA的FIR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电可调中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ARM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CMOS工艺的环形压控振荡器设计+电路图

国内外网络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基于北斗的通信系统设计前端平台设计

Stegblocks网络流块数据组合...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

OFDM系统B4G移动通信系统信...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