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MSP430单片机天文望远镜的寻星自动化设计+电路图+源程序(4)
图2-1 天球上的基本圈和点
2.2.2几种天球坐标系的简单介绍:
(1)地平坐标系
图 2-2 所示的是地平坐标系,以真地平为基本圈,天顶Z为基本点,南点(S)为原点的坐标系为地平坐标系。任一天体 X,过它作一地平经圈在天体的那一侧与真地平交于 M。方位角 A:从南点 S 沿地平圈顺时针方向量弧长 SM,叫地平经度,也叫方位角,范围 0-360°。地平高度 h: 弧长 MX 叫地平纬度,也叫地平高度,范围 0-(+/-)90°。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天顶距 z:弧 ZX,天体 X 到天顶 Z 的距离。从 Z 算,范围 0-90°。z=90-h。当观测者位置变化时,同一天体地平坐标也会变化;当时间变化时,同一天体地平坐标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知,地平坐标具有地方性。北半球的北天极高度与当地地理纬度相同。
图2-2 地平坐标系
(2)时角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
如图 2-3 所示为时角坐标系,以天赤道为基本圈,北天极 P 为基本点,天赤道于天子午圈在南点附近的交点 Q'为原点。过任一天体 X 作赤经圈在天体一侧角天赤道于 T。时角t:从原点Q'开始顺时针度量的弧长Q'T,即过天子午圈与过天体的赤经圈所夹的角,叫时角t,范围 0-359°;有时也用时间时,分,秒表示,范围为 0-24h。赤纬 δ:从 T 延赤经圈度量的弧长 TX 叫赤纬。规定向北为正,向南为负,范围 0-(+/-)90°。观测者选择不同原点,即 Q'不同,T 随天体周日视运动而变化,导致时角 t 随时间和观测地点变化而变化。赤纬 δ 只由天体和天赤道决定,与观测者的观测时间及观测位置无关。
图2-3 时角坐标系
(3)赤道坐标系(又称第二赤道坐标系)
图 2-4 所示为赤道坐标系,与时角坐标系不同,赤道坐标系的原点是春分点γ,而不是 Q'。在赤道坐标系中,过任一天体 X 做赤经圈交天赤道于 T 点。赤经 a:以春分点为起点,沿天赤道逆时针方向计算的弧长 γT 的弧长。范围:0-359°。赤纬 δ:时角坐标系中赤纬定义相同。春分点时角 t=天体赤经 a +天体时角 t。
因为春分点与天体的相对位置不变,所以天体的赤道坐标不随周日时运动变化,也不受观测地点影响。
图2-4 赤道坐标系
(4)黄道坐标系
图 2-5 所示为黄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以黄道为基本圈,北黄极为基本点,春分点为原点。过任一天体 X 做黄经圈交黄道于 D。黄经 λ:自春分点 λ 沿黄道逆时针计量的弧长 λD。范围:0-359°。黄纬 β:自黄道沿黄经圈的弧长 DX,向北为正,向南为负。范围:0-(+/-)90°。黄经与黄纬不随周日视运动及观测地变化而变化。
图2-5 黄道坐标系
2.3 方位角、时角、天顶距、赤纬之间的关系
如图 2-6所示,将地平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表示在同在一个天球上,通过某一天体 b 的垂直圈 ZbZ’,子午圈 PzP’与时圈 PbP’构成一个球面三角形 PZb,我们称之为定位三角形。通过天体b 的垂直圈 ZbZ’和时圈 PbP’之间的夹角,即球面角 q 称为天体的星位角。定位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天顶 Z,北极 P 及某一天体 b,三个球面角为方位角 A,时角 t,与星位角 q,三条边为极距p = 90◊°−δ,天顶距 z = 90° −h,即赤纬ϕ = 90 °−ϕ。
图2-6 同一天球上显示的地平坐标和赤道坐标
在定位三角形中,由时角和方位角的定义可知,二者符号始终相反。对于定位三角形 PZb ,由球面三角形公式可以得到天体的方位角与时角、天顶距、赤纬之间的关系。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MATLAB基于系统成像特征的关联光场重建方法
下一篇:
紧凑型基片集成波导SIW滤波器设计
STC89C52单片机智能车红外避障控制设计
单片机双极性神经刺激脉冲发生器的设计
单片机的环境参数检测仪的设计+电路图
单片机的数字式电感电容表设计
STC89C52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STC89C51单片机便携式环境检...
STC89C52单片机无线智能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