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献[7]中对空时编码(Space-time coding,STC)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在其建
立的模型中,信号编码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同时进行,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得到了
有效提升。之后为了提升分集和编码增益,Tarokh[8]
等人提出了空时网格编码
(Space-Time Trellis Coding,STTC  ),但相对传统编码方式在复杂度方面有所增
加。
上述对 MIMO系统的探索掀起了 MIMO研究的热潮,标志着 MIMO 无线通
信系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总结近十年来关于 MIMO 的研究成果,可
以发现,MIMO 的研究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多方面:基于 MIMO的空时编/
解码、MIMO 信道容量、MIMO 衰落信道的测量建模、基于 MIMO 的接收机技
术等。本文研究的检测算法即属于接收机的关键技术。此外,将 MIMO 技术与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9]
(Orthogonal frequency pision multiplexing,OFDM)相结
合的复合技术也尤为引人关注,该技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利用 MIMO 技术
增大系统容量,而OFDM技术能够对抗多径效应,两者的结合是黄金搭档。 MIMO
技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相关理论体系已基本建立完善,已逐步走向实践,在
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对 MIMO 系统的各种信号检测算法进行研究,包括各种传统算法
和高性能检测算法,并对它们的性能和复杂度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工
作安排如下:
第二章通过搭建 MIMO 系统的基本模型,利用数学化的公式分析了 MIMO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三章首先对传统检测算法进行研究,包括迫零、最小均方误差、最大似然
和串行干扰抵消,然后介绍了采用格基规约的传统检测算法,对它们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地研究,最后对它们的误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章介绍了两种高性能算法球形译码和半正定松弛算法,对其基本原理进
行了详细推导说明,通过仿真与传统算法进行误码性能和复杂度的比较分析。此
外,还通过仿真比较了半正定松弛采用不同估计方法的算法性能。 最后对前文工作进行总结。
上一篇: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性能仿真研究+源代码
下一篇:多用户对双向中继协作无线通信系统干扰管理算法研究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双...

Zernike多项式星载反射面天线赋形优化设计

HFSS形状渐变方法的槽缝加载微带天线设计

基于神经网络的E型微带天线设计

波形发生技术的比较研究...

L型探针馈电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分析

相控阵雷达天线自适应置零技术的研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