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基板介电常数    9
2.2.3 基板厚度    10
2.3 EBG结构阻带的计算    10
2.4 小结    11
3  单层切角AMC天线    12
3.1 微带天线基本介绍    12
3.1.1 天线的极化    13
3.1.2 微带天线圆极化    14
3.2 仿真软件-HFSS的基本介绍    15
3.3 单层切角AMC天线    15
3.3.1 单层未切角AMC天线变换    16
3.3.2 单层切角AMC仿真结果    18
3.4 小结    21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22
附  录    24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人工电磁材料(Metamaterials),是一种新发现的电磁材料。它与以往使用的材料不同,包含特殊的电磁特性,能够大大增强波的反射。电磁带隙结构(Electromagnetic Band-Gap structure,EBGs)、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PC)、左手材料(Left-Handed  Metamaterial,LHM)以及研究较为火热的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AMC)都是人工电磁材料。
近几十年来,新型电磁材料的发展迅速,人工磁导体因其出色的性能在微波领域成为人们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人工磁导体是在普通的介质板上贴上金属贴片,采用恰当的周期性排列,提高天线和其射频器件的整体性能。当平面波和理想磁壁同时存在时,具有同相位反射能力。
过去人们对众多辐射结构(包括对数周期天线、背腔式微带天线、开槽波导等)的研究趋于体系完整、技术较为成熟的状态,而且在研究逐渐成熟的这段时间内,并没有攻破并开发出新型的天线,在天线形式上的研究进入了瓶颈。而这时侯出现的人工电磁材料,在其提出的微波性质上,解决了物理层面上材料性能的问题,为人们开拓出了新的发展领域。与此同时,随着无线性能被更多设备所使用,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新型人工磁导体材料的出现正是解决通信质量问题、提高无线通信系统能力水平的突破口。因此,得到开发的人工磁导体具备了其应有的研发意义。
小重量、功效高、小成本等优点,使得具备这些优势的微带天线成为了时下最流行、最常用的天线类型之一。很大程度上的满足了人们对通信工程以及电路等各方面的基本需求。但是微带天线在工作时频率不够宽等不足之处也是其不可忽视的缺点。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工作带宽并减小尺寸单元,一般都会采用增大单元间距或增大基板厚度等传统方法。将这些方法用在的设计之中,会造成十分机械单一的改良结果。导致发生表面波的应激增加,天线增益和其做功效率下降等劣势。特别是在微带天线阵列中,天线馈线宽度会随着介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进而使得微带天线的馈线产生很大的损耗,天线阵列质量与工作能力也跟着降低。而人工磁导体是能够在特定频率下产生零相位反射的新型材料材料。相比传统天线以理想电导体(Perfect Electric Conductor,PEC)作为反射面,磁导体(Perfect Magnetic Conductor,PMC)反射面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所以说,微带天线的生产设计因人工磁导体的应用,很大程度上的增加天线的工作效率、减小主背瓣辐射大小、加大了天线的工作频率区间宽度、提升了天线总体质量。
1.2 AMC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所要介绍的AMC理论的前身以及研究背景等基本信息,并对AMC结构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
上一篇:基于多包接收机制的IEEE802.15.4协议性能分析
下一篇:基于PLC的流水线控制系统设计+梯形图

基于涡旋电磁波的新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充电器设计

Jerene人工免疫系统的多机器人协作探测研究

Ansoft永磁电机设计研究

复杂涂覆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HFSS纳米级天线单元阵列电...

永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仿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