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便携站及动中通信天线技术研究+文献综述(2)
同步通信卫星位于距地球表面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其上有转发器和天线,它接收地面站发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和下变频等处理后,由转发器发回地面。为防止收发之间的相互影响,收发是不同频率和不同极化的(极化正交)。如Ku波段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上行频率为14一14.5GHz,下行频率为12.25一12.75GHz。上行为水平极化(或垂直极化),下行为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显然卫星地面站也必须具备这些功能。而且受到转发器的接收灵敏度和发射功率的限制,地面站必须具有一定的增益(天线增益和接收增益)。天线增益一般需要几十分贝,波束宽度最大只有几度。特别是上行的波束宽度一般在1度左右。因此,地面站天线必须时时对准卫星,特别是移动的地面站天线必须具有自动跟踪卫星的能力。由于地面站要在运动中保持对卫星的通信(俗称动中通),技术难度就更大。但是,这是军事上不可少的。因此,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和尖端计术。
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大、通信方式灵活、质量高、容量大、组网迅速、基本不受地理和自然环境限制等一系列的优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个人移动通信”和“信息高速公路”通讯要求迅速增长,极大促进了世纪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卫星通信技术在现代信息传输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伴随这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也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因此卫星通信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
军事通讯,卫星电视转播车,地质勘探、野外科学考察,探险,自驾车野外旅游者,草原上经常移动的牧民等都希望可以移动接收卫星信号,产生了移动接收的科研课题。移动卫星接收使用的天线分成两种:“静中通”和“动中通”“静中通”[ ]指的是卫星天线便于携带,移动到某地后快速完成对星,进行卫星信号的接收,静中通是移动接收中性价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动中通”指的是车辆或船在移动中天线始终跟踪对准卫星,进行卫星信号的接收。由于“动中通”是在移动过程中接收卫星信号,必须使用昂贵的陀螺仪和复杂的动态跟踪方法,所以价格比“静中通”贵数十倍。
1.21.3课题研究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山地众多,常规的无线通信难以满足地方及部队机动分散的需求,发展车载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国外对车载移动天线通讯系统的研制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已较为成熟,并在系统集成度、可靠性和
自动化
程度等性能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同时价格也较高。国内产品固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工作频段低、天线跟踪速度慢、系统集成度低、初始捕获和重新捕获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不高、通信业务量少等。因此,对于车载天线移动通讯系统的深入研究,不仅是技术应用领域的推广,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4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了解Ku波段和Ka波段卡塞格伦天线、平板阵列天线、赋形反射面天线等几种不同天线类型的馈源设计、反射面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献资料,对目前便携式应急通信和动中通信中所使用的天线技术进行分析比较。
2 “动中通”系统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可实现移动和应急情况下搭建全地形全天候的高速通信链路,实现对移动接入点的高速语音、数据、图像传输和基站接入功能。如此强大的功能必须要有高效而强大的系统作为支撑。下面我们对“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进行介绍。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心电信号采集与信号处理+proteus仿真
下一篇:
Matlab雷达目标回波模拟仿真+文献综述
氧化镓纳米晶杂化光电探测器制备及性能
基于PM2.5浓度的健康出行路径规划及实现
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研究及...
波形发生技术的比较研究...
MATLAB舰船电能分配及管理系统设计
水下激光通信中海水的散射模型及MATLAB仿真
STC89C51单片机便携式环境检...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