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图清单...IV
表清单...IV
1绪论..1
1.1引言..1
1.2稀土掺杂硫系玻璃研究现状1
1.3稀土离子的发光..3
1.4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5
2实验与测试.6
2.1样品制备6
2.2样品的测试和分析...7
3稀土离子掺杂Ga-Sb-S体系硫系玻璃10
3.1Er
3+掺杂Ga-Sb-S体系硫系玻璃..10
3.2Tm3+掺杂Ga-Sb-S体系硫系玻璃13
3.3Dy3+和Tm3+共掺Ga-Sb-S体系硫系玻璃.16
4总结与展望20
4.1总结.20
4.2展望.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3
1 绪论1.1 引言中红外发光材料在各行各业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晶体和玻璃是比较常用的两种增益介质, 通过在这两种增益介质中掺杂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元素的途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获得了中红外(3~5 μm)激光输出[1-2]。晶体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特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玻璃因具有易制备,易成形和成本低等特点,所以研究人员更愿意选择其作为增益介质。红外玻璃主要可以分为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氟化物玻璃、卤化物玻璃和硫系玻璃,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的红外透过范围宽,多声子吸收较小,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质都较好,是作为红外发光的重要材料,但在中红外透过方面就远不如其它红外玻璃(例如氟化物玻璃可达7μm,卤化物玻璃和硫系玻璃可达 10μm 以上) 。氟化物玻璃和卤化物玻璃极易潮解,而且有些化合物有剧毒,所以它们很难获得实际应用,因此,硫系玻璃和光纤是最适合做为中红外发光增益介质[3]。硫系玻璃是以硫族元素硫(S) 、硒(Se) 、锑(Te)为主引入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非晶态材料[4]。硫系玻璃主要具备以下特点:声子能量低、光学响应时间短、红外透过范围宽、红外透过率高、光学损耗低、线性和非线性折射率高、源`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化学稳定性好、独特的光敏特性,因而硫系玻璃作为一类红外传输材料被广泛研究,如热成像设备中的红外镜片。此外,硫系玻璃掺入稀土激活中心后,是一种理想的中红外发光材料。中红外光学材料在军事和民用等领域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所以研究性能优异的中红外光学材料意义重大。1.2 稀土掺杂硫系玻璃研究现状自从 Frerics 于 1953 年首次提出硫系玻璃具有可以作为透红外光学材料的潜在应用,两年后Capany 和 Simms 报道了砷硫系玻璃,并且用 As2S3玻璃拉制出了具有传输图像功能的传像光纤[5]。到了 20世纪 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对硫系玻璃进行广泛研究,从而开辟了硫系玻璃作为透红外光纤材料的新纪元[6]。从那以后,陆陆续续有 As-S、Ge-As-Se、As-Se-Te以及各种硫卤玻璃等体系相继被报道可作为光纤材料。在 Er3+掺杂 As2S3 玻璃的中红外发光被报道之后,研究人员围绕着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硫系玻璃和光纤进行了大量研究, 企图通过研究它们的中红外发光性能,找到合适的激光增益介质。最近,Ga-Sb-S 系统被报道有稳定的玻璃形成区,并且较之As-基和 Ge-基硫化物玻璃,其声子能量明显降低。1.2.1 As-S 基硫系玻璃As-S 玻璃具有极好的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是最早被研究的用于稀土掺杂的硫系玻璃基体之一。在近红外区域,这种玻璃的透光性非常好,所以在泵浦光和发射光处各种吸收、散射等造成的损耗较小。此外,As-S 玻璃的折射率较高(约为2.47-2.37) ,能够获得较大受激发射截面。日本光电实验室[7]在对 As-S 玻璃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