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3.1.1  以太网概述 7

3.1.2  WinPcap开发包概述 8

3.1.3  以太网帧结构与成像系统用户数据定义 8

3.1.4  基于WinPcap的以太网编程 11

3.2 成像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15

3.2.1  设计分析与需求 15

3.2.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5

3.2.3  控制软件设计 16

3.2.4  控制软件使用的类 22

3.2.5  总控界面调用matlab算法的方法 28

3.3 总控软件操作过程 29

4 总控软件功能测试 33

4.1 以太网通信测试 33

4.2 外场测试 36

4.2.1  初相比较 36

4.2.2  一维成像 38

4.2.3  二维成像 39

结  论 41

致  谢 42

参考文献 43

1 绪论

1.1 合成孔径雷达研究背景及意义

雷达最初的含义是“无线电探测与测距”,即用无线电探测目标并测出其空间位置[1]。起初雷达主要用于发现目标、测距、测速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雷达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已经从一维距离的测量发展到三维距离、方位和高度的测定,从静止目标的发现发展到运动目标及其速度的发现及测试,从目标的普通检测发展到目标形状等各方面成像信息的获得[2]。

反雷达伪装是一种电子伪装,可以对抗雷达的侦察和制导,减小被雷达发现的概率,是对抗敌方侦察技术的重要手段[3]。但是,雷达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其对目标的发现、识别和捕获能力越来越强,以致反雷达伪装技术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难题,如何试验和测量反雷达伪装的效果已经成为反雷达伪装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论文网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成像雷达,其分辨率很高。它利用雷达相对目标的运动通过信号处理技术模拟大孔径天线[2],从而获得髙方位分辨的雷达图像数据。SAR利用的是微波遥感技术,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视角可变、穿透性能好。SAR用途广泛,可用于地质、矿产资源、海洋、军事等领域。SAR既可以长时间、大范围侦察敌方目标,又可以测试己方目标的反雷达伪装效果。常规的机载和星载SAR可以有效检测反雷达伪装效果,但是使用成本高,且需要飞机、卫星等作为载体,使用不便,也不易普及。专门针对反雷达伪装测试和验证的地基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简称GB-SAR)[4]应运而生。与机载、星载系统相比,GB-SAR的成像效果也很好,而且比前者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普及使用。但是GB-SAR也有些难点。比如,GB-SAR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成像,一般采用连续波步进频率,存在发射天线的发射信号泄漏到接收天线的问题;除此以外,成像算法也必须进行改进[5]。

上一篇:ADS的RFID射频模块的研究
下一篇:拍频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

自回归模型谱估计方法设计+Matlab源代码

MATLAB舰船电能分配及管理系统设计

Matlab的光栅投影相位校正与展开算法设计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的交通信号灯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MATLABGUI的粒子滤波算法实现+源代码

基于MATLABGUI的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实现

水下激光通信中海水的散射模型及MATLAB仿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