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Multisim脑电信号检出的电路设计与制作仿真(2)
目前临床上脑电图机实际使用的湿式电极装置有诸多的缺点,主要有不适合长期使用,导电涂料的涂抹会导致皮肤不适等,而许多脑部疾病如癫痫发作无规律,需要通过长期监控来观察脑电信号的变化。使用本课题所研究的干式非接触脑电监测装置将弥补这些不足,不必涂抹电解质,可随身携带,还能24小时记录,对深入细致的研究脑电信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脑机接口技术成为新的热点,它指的是一种不通过神经和肌肉脑-机(外部仪器)通讯方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出现能帮助肌肉神经系统瘫痪的病人与外界交流。要想实现脑机接口技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提取脑电信号,这涉及到对脑电信号的识别,分析,放大,处理。脑电信号十分微弱[1],电压幅值只有5~150μV,频率为0.5Hz-35Hz,背景噪声强,往往包含工频50Hz干扰电压,高频干扰电压,低频干扰电压和极化电压,脑电阻抗很高,同时具有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研究出功耗低、微型化、抗干扰强、使用舒适、安全方便的脑电检出系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3 论文架构
本课题主要设计并制作出一套实用的脑电检出电路,下面是文章的架构和内容安排的简要介绍。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目的,然后总结当前国内外在脑电检测技术方面的
研究现状
,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最后简要介绍本论文的架构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研究脑电信号的特性,提出满足脑电信号采集的设计方法,并选用合适的采集方法。
第三章为电路设计部分,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前置放大器,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50Hz工频陷波器,主放大器。
第四章为仿真电路图并进行分析。
第五章介绍实体电路。2 脑电信号检出原理
2.1 脑电信号物理特性
根据脑电图仪与临床生理学会国际联盟的分类,脑电信号的频率分为四个频段,分别是α波,β波,θ波,δ波(见表2.1)。
表2.1 脑电信号分类
脑电信号类型 频率范围 幅值范围
α波 8~13 HZ 5μV~20μV
β波 13~30 HZ 5μV~20μV
θ波 4~8 HZ 20μV~100μV
δ波 0.5~4 HZ 20μV~100μV
由表2.1得知脑电信号的频率非常低,幅值特别小。
2.2 电极放置方法
使用现代国际通用的10-20脑电电极放置法,首先测量人脑圆周长,然后在侧面以1/10等分,顶部以1 /20等分,并将这些距离相等的位置记下来,如图2.1,图2.2所示,按照此种电极摆放的位置可获得理想的脑电信号记录。
图2.1 10-20电极放置侧视图 图2.2 10-20电极放置上视图
目前常用的电极导联方法有单极记录法和双极记录法两种。单极记录法是记录脑部某一点电位,另一个不具活性的电极为参考电极,如图2.3。参考电极一般放在脑电信号较不明显的额头、耳朵、或下巴等处。单机记录法的优点是可记录活性电极位置下的脑电信号的绝对值、振幅等。但是并没有绝对理想的参考电极放置点,并且如果参考电极与活性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大,受环境的影响就会越大,信号质量就越差。双极记录法是记录脑部两个活性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根据目标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电极位置,如图2.4。其优点是两电极的距离能相对较短,受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并可比较对称部位的差别。单极导联法可引出较强的脑电信号,但是当肌电干扰较大时,采用双极导联法能够获得比较清晰的波形。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基于SIW的串联缝隙天线阵列设计+matlab程序
下一篇:
VC++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电机模型仿真软件
Multisim高频放大器的设计
Multisim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分析
基于Multisim的共集电极放大器仿真分析+电路图
基于MULTISIM仿真电路16路抢答器设计+电路图
Multisim多功能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电路图
基于DDS的低通滤波器设计与multisim仿真
AT89C51单片机心电信号检测...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