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PLC电动液压人防区间隔断门原地系统设计(4)
(2) PLC 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以用于各种规模 的工业控制场合。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 PLC 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PLC 渗透到了位置控制、 使 温度控制、 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LC
通信
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 PLC 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3) PLC 作为通用工业控制
计算机
,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 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为不熟悉
电子
电路、不 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4) PLC 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 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文护也变得容易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 产过程成为可能。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5)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 瓦。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
机械
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设备[7]
1.7 PLC国内外现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 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1968 年美国 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 二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 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Programmable ,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 PLC。限于当时的元器件条件及计算机发展水平,早期的PLC主要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可以完成简单的逻辑控制及定时、计数功能。20 世纪 70 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 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为了方便熟悉继电器、接触器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可编程控制 器采用和继电器电路图类似的梯形图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并将参加运算及处理的计算机存储元 件都以继电器命名。此时的 PLC 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简称 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LC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 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 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20 世纪 80 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这个时期可编程控制器发展的特点是大规模、高速度、高性能、产品系列化。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 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
网络
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 DCS 系统。
20世纪末期,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从控制规模上来说,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从控制能力上来说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用于压力、温度、转速、位移等各式各样的控制场合;从产品的配套能力来说,生产了各种人 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可编程 控制器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汽车、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可编程控制器的引进、应用、研制、生产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开始的。最初是在引进设备中 大量使用了可编程控制器。接下来在各种企业的生产设备及产品中不断扩大了 PLC 的应用。目前,我国自己已可以生产中小型可编程控制器。上海东屋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CF系列、杭州机床电器厂生产的 DKK 及 D 系列、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生产的 S 系列、苏州电子计算机厂生产 的 YZ 系列等多种产品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在工业产品中获得了应用。此外,无锡华光公司、上海乡岛公司等中外企业也是我国比较著名的 PLC 生产厂家。可以预期,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PLC 在我国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天地[6]。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Matlab的粒子群算法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
RFID接收模块设计仿真+文献综述
PLC某600吨船损管监控系统...
ARM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LabVIEW+71M6534H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研制
GPRS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集群监控系统设计
LabVIEW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
PLC自动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梯形图
PLC电力线通信中基于脉冲噪声的削减技术研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