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的研究现状
绘画艺术治疗 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 教育领域 的改革中。
在国外,精神分析学家 玛格丽特·南伯格 首次提出了 美术治疗方法 和 理论基础,而艺术 教育家 罗恩菲尔德 则真正将这种方法 扩展到 特殊儿童治疗中去。在 特殊教育领域,欧美等国家 已将艺术教育 应用于有情绪和行为 问题的儿童、残障儿童 以及患有器质性疾病等儿童的治疗中。欧美大部分国家的学校、社区、医院均设有艺术治疗室。
2、国内的研究现状
绘画艺术治疗已成为特殊儿童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和教育方式,它能帮助特殊儿童宣泄情绪l增强自信与自尊,使其与教师和正常儿童建立更融洽的关系。
在我国目前的绘画艺术治疗发展情况来看,绘画艺术治疗几乎并没有在大学中作为专业正式出现。国内现今已经有了一些绘画艺术治疗相关书籍的出版,如:《特殊儿童的美术治疗》,该书籍中结合了理论与实践,从相关康复机构美术治疗操作的真实案例等不同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绘画艺术治疗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以及详细的实施办法,具有指导性意义。这本书是一部教材式的专著。《艺术治疗-绘画诠释从美术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台湾省陆雅青教授在该书中结合了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罗恩菲尔德)以及其他发展学理论,以艺术治疗的观点来剖析特殊儿童可能的行为动机。《艺术治疗在自闭症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应用》(张雯、顾昭明)一文中指出,长期利用绘画艺术治疗能在多个方面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康复。
3、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的研究现状
自闭症儿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情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自闭症儿童教育和干预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目前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方法趋向多样化。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的简要介绍。
宗尽炎提出了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是自闭症儿童身上发生的常见问题,他们的情绪问题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哭闹、尖叫等行为表现。他提出的干预方法是引导自闭症儿童学习表达需求以及情绪的适当的方法,能够尝试合理控制、改善环境、选择更为适合儿童能力的任务、教授情绪调节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并在其实践中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孙立双、韦小满有文献资料显示,他们在自然教学情境下,对经过实验选取的两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对两名被试的自伤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且以此为依据制定了针对两名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策略,使被试的自伤行为下降趋势明显,证明干预卓有成效。陈曦的文献中显示,他们在干预和处理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行为时,选择采用了多种方式的调节,以至于改善了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金野在其使用可视音乐对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和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中,利用多感官综合干预,通过治疗师与治疗对象的互动,来调节患儿的情绪,减少了自闭症儿童的尖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