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莺莺传》中崔莺莺的形象分析(2)
莺莺本是一位大胆追求爱情,勇于突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可是在她的反抗行为中却常常掺杂着犹豫不决、徘徊不定、顾虑重重。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导致莺莺具有双重性格的原因。
第一,莺莺所处的时代背景。莺莺生活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政治较开明、思想较解放的唐代。“唐代社会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自由开放的朝代, 传统封建伦理对于当时男女间性爱的约束也显得相对松弛。”[5]但在婚姻和恋爱问题上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封建社会的固有框架。“犹重门第, 南北朝时之望族, 太原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二崔、陇西、赵郡二李, 这时仍称望族, 不与卑姓为婚。”[6]汉儒制定的“三纲五常”等一整套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在当时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它要求妻子必须要对丈夫片面守贞,女子要“从一而忠”。如果跟人私通,或又嫁一个丈夫,将招来终身不幸。可是同样的情况,对男子来说,不过是道德上的小污点,即一般所说的小节问题。即使另娶一个女子,也不会影响他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和个人的功名前程。在这种封建习气之中,再加之唐王朝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造成了婚姻恋爱问题上错综复杂的状况:唐代士大夫阶层一方面由于沾染西北胡族的习俗,男女之间的接触比宋元以下较为自由;一方面由于封建社会门第的限制,聘财的需索,婚礼的繁缛,若非出身高门或少年科第得意,在婚姻上很难得到美满的结果。因此男女在结婚以前冲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自由恋爱,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封建社会里,这种恋爱自由绝大多数是以悲剧终场的,这中间更悲惨的往往是女性的一方。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说:“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人家女,慎勿轻许人。”[7]即为当时这种习俗,对女性一方提出的告诫。其原因就是依唐代习俗,每每新进士及第,将有高门贵族招他作女婿,如果过早地结婚,就不利于他们在功名事业上的进展;然而科举能否考取,何时考取,都难以把握。他们往往在考取前私自爱上某个女子,到考取后再明媒正娶,造成欢爱不终的悲剧,尤其是对女方。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元稹笔下张生的负心行为,在男方看来不过是风流小事一桩,不仅没有受到斥责,反而受到称赞———“时人多许张生为善补过者”。这种“文过饰非”的“恶趣”,恰恰是唐代社会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一种极其反常的社会风气的反映。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始乱终弃的社会现实的威胁,对崔莺莺思想斗争的重要影响。莺莺大胆地热烈地爱着张生,但又始终充满了哀怨和痛苦,她事实上并不曾得到过爱情的欢乐。她在写给张生的动人肝胆的信中说:“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枕席,义盛意深,愚幼之心,永谓终托”;她赠给张生的玉环,意在“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始终不绝”,可见她的爱情之深之坚。但是,读者又清楚地感觉到,莺莺的爱情又始终处于矛盾和动摇之中,并充满着哀怨。这又应该如何解释呢?这是否仅仅是封建教养带给她的局限性呢?我们且看作品写她与张生分别时的一段文字:
崔已阴之将决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故其宜矣。愚不
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
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唏嘘。
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遽不复至。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评李碧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下一篇:
论严歌苓小说《小姨多鹤》中的人性光辉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以《天香》为例论王安忆...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