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
  屈原非常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在楚国奸佞之臣的迫害下并没有想过自己要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念头,他自始至终都坚定自己的立场,保持自己独立美好的品格,这是诗人一直怀有的态度,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他都不会让世俗污染了自身的纯洁。就如《渔父》里说的“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6]那样,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地追求正直光明,而厌恶奸佞,即便是身心备受折磨摧残,无人支持,但是他却仍然保持美好的人格节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坚贞高洁的形象。而屈原的这种形象在《九章》中表现为好德修洁的修养和卓尔不群的品行。
(一)好德修洁的圣人形象
诗人在《九章》诸篇中引用了许多先贤以自喻,来表明自己愿效仿先贤,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品行,做一个高洁之人。仅仅在《涉江》第三段中,作者就引用了四个人:第一个是剃光了头发的接與,第二个是放浪形骸,不穿衣服的桑扈,这两个人都是因为和统治者不相合而甘心过着贫困穷苦的生活。第三个是伍子胥,第四个是被挖心的比干,他们两个都是衷心耿耿的人物,却免不了被杀害的命运。但屈原并没有因为这些先贤的悲惨遭遇而放弃自己的立场,相反他在文中表示自古圣人大都下场不好,我又何必为自己的遭遇而伤心气馁呢?他表示要继续效法先贤,来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屈原也一样推崇尧、舜、禹及齐桓公、晋文公等这一类的圣人,他在文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提到古代的这些明君,想要借助古代的历史传说中的帝王的事迹与教训,向他们学习借鉴,努力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修身立性。
屈原不仅只是崇拜先贤的品德,在自己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方面,屈原更是乐于践行优良的品德,躬行不辍。在《怀沙》一文中诗人说道:“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诗人认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是不可以随便被改变的,自己不可能会成为圆滑世故的那一类人。屈原在文中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而改变自己好德修洁的志向,他始终保持自己的节操,坚持自己的立场。正因为如此,在黑暗的现实社会面前他才会遭受如此下场,但是屈原强调自己并不会由于这样就放弃自己的立场,自己仍然会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诗篇中作者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塑造了这样一个好德修洁的圣人形象。
上一篇:林夕歌词的“言情”方式研究
下一篇:浅析韦应物山水诗清淡之风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