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论《木兰诗》的民歌色彩(3)
综上所述,《木兰诗》塑造了一位不怕艰险,英勇作战的巾帼英雄形象,但其歌颂的仍是北朝社会的人伦情理以及民间的情感和价值取向。木兰作为巾帼英雄,她身上所表现的不仅仅有“奇特”和“英勇”,更多的是她的“孝道”思想和行为,以及她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表现手法方面的民歌色彩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既然是叙事诗,那么叙事性就是《木兰诗》的显著特点。《木兰诗》通篇叙事,但是《木兰诗》的叙事并不是单纯的叙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木兰诗》并不是通篇平铺直叙,它有详略、轻重之分,繁而有,简能传神。比如,诗中把叙事、描写的重点放在了开头和结尾两个部分,作者对木兰从军前和从军后的心理用了大量笔墨来描述,而对她十二年的生死战斗生活却用了短短吹冰句一笔带过,这正是民歌所关注和注重的侧重点所决定的。第二,在叙事之中,《木兰诗》又运用了一些其他的表现手法,而《木兰诗》所拥有的巨大的艺术魅力正来自这些表现手法的巧妙杂糅。其中最鲜明并具有民歌特色的就是连续运用复叠和排比的句调,使全诗跌宕起伏,富有节奏感和
音乐
性。
复叠和排比都是前代民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目的是便于传诵和歌唱,《木兰诗》充分地运用了这两种表现手法。诗中复叠最甚的地方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一段,叙述木兰将要到家的时候,家人准备欢迎的情形,这一部分作者用同样的句调作三次重叠。作者逐一写了她怎样受到父母姊弟的欢迎,怎样巡视一别十年的闺阁,怎样重新穿上旧时的服装,从而表达了她内心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可见,作者很巧妙地利用了歌谣反复回环的句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重叠的句式使读者不但不厌其复,反而感觉不这样似乎就表达不出那种欢乐和热闹的气氛。重复而不烦琐、叠而有力,正是民歌重叠手法的一大特色。
诗中排比最甚的地方如“东市买骏马”四句,按理说,木兰购买战具,未必需要东西南北跑遍,也不可能刚巧一市只买到一件物品。但是,这里运用排比的句式和短促的节奏,却像电影里出现的叠印镜头那样,强调了木兰的忙碌奔走,表现了军情的紧急,同时为全诗渲染了一层被战争笼罩的紧张气氛。诗中平列东南西北,表现了民歌特色。从表面或孤立地看这四句,未免显得形式有些呆板,但若放于全诗中却非常谐适,而且还增加了文章活泼动荡的气势。“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殆非乐府家数。”[4]
除此之外,《木兰辞》中的对偶句式也是其民歌的一大特色,其中有些非常工致。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之类,大多是自然地对句,绝无雕饰,丝毫不损害民歌的风调。并且这一句以雄兔和雌兔打比方,形象生动,增添了全诗的喜剧气氛,使人回无穷。另外,在诗篇开头作者还运用了起兴的表现手法,作者通过描写木兰烦闷的心理活动,表现她出对“家中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担心与忧愁。
总之,《木兰诗》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赋、比、兴、重叠、排比、对偶、夸张等这些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使《木兰诗》充满了浓郁的民歌气息。
四、艺术风格方面的民歌色彩
《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分别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开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木兰诗》在吸收《国风》、《离骚》优异成果的基础上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融为一体,使二者达到了完美地结合。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刘熙载论《孟子》论辩艺术
下一篇:
论《达洛维夫人》中蒙太奇手法的使用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