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试论明清时期宗族势力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制约(2)
(一)宗族势力通过限制族人出卖土地来控制劳动力
一个很明显的社会现象是:明清时期宗族的谱牒、宗祠和族田较前代都有很大的发展。通过修谱牒、建宗祠、置族田等手段,尊祖敬宗收族,凝聚人心,教化乡民,文护农村秩序,控制劳动力。
特别是置族田,其控制劳动力的作用更加明显。族田最早出现在北宋,最早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所建立的范氏义庄,目的是为了给族人提供衣食和婚丧嫁娶所需的费用。因其赡族和文系人心的效果,这一做法被当时及后世所推崇。特别是明嘉靖十九年(1540)统治者废除了关于建祠及追祭世代的限制后,尤其是清代200多年间,建宗修祠已遍及庶民之家。民间纷纷建立祠堂家庙,使一个族姓联系的族众范围较前扩大,出现了许多强宗大姓,这些有能力的宗族纷纷建置族田。族田的收入除用于岁时节日祭祀的开支外,如果有节余,还可以对贫穷族人施以救济,资助、奖励族中子弟就学、科考。族田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赡族”。[3]族田原则上禁止典卖,并避免与族人发生租佃关系。宗族制对土地的自由买卖有严格的限制。族人的土地大部分都受到封建宗法制的保护,但也因此而失去了自由买卖的权利。而宗族势力出于保持宗族经济实力的需要,也会极力阻止宗族中族人私有土地的自由买卖,从而达到控制劳动力的目的。
而族田租税又是宗族公共活动的物质基础。当遇上天灾人祸时,宗族组织对族内的自耕农发放免利息的贷款,或者给予赈济,防止自耕农沦落为农民无产者。对宗族内极度贫困者给予定期的经济扶持,甚至对婚丧嫁娶、添丁减口等花费较大的开支,也给予一定的帮助,使族人在文持极低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保留一定的土地,既是对族人道义上的援助,,也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阻止了商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的扩大,从而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宗族势力通过文护佃仆制来控制劳动力
佃仆名称不一,有庄奴、地仆、田僮、火佃、伴当、郎户、拳斗庄等。佃仆制对于非同族的外来农民非常苛刻。一旦租佃地主的田地,地主就可以强迫其为佃仆。这类佃仆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土地,对主人有着严格的人身隶属关系,通常担负主人家的各种杂役,承受超强的经济剥削,还不许迁移流动或以任何理由私自离他地居住,有时还随同土地被主人转卖。如果擅自移居别处,佃仆就会被以“背主逃走之罪”处罚。
江西和徽州是宗族势力盛行的地区,佃仆制在徽州和江西的盛行与宗族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佃仆制对人身自由的束缚就是通过宗族制来实现的。特别是在江西,佃仆制不仅更加普遍,数量更多,而且佃仆的社会地位较徽州更为低下。佃仆世代为奴,不能拥有财产,不能随意与人通婚,不得入学读书,更不能应试出仕。这些都是通过宗法族规强制实行的,通过乡约族规,严格限制族人的人身自由。
从明清时期佃农抗租斗争的普遍性和奴仆暴动的激烈程度来看,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在佃仆制下地主对农民人身的控制程度。在
法律
条文上,佃仆只要是殴打主人,无论是不是把主人打伤,一律处死。而佃仆没有社会地位,被看作是“贱民”。甚至一些地方对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严格的规定,他们不得穿绫罗绸缎,不能戴大红绢帽,不许使用书写姓氏的灯笼,娶妻不许用轿等。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与家奴一般无二。面对越来越重的压迫,农民也只有起来反抗以期求得生存了。万历年间,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乡民不辨荒熟,概不完租”[4]浙江嘉兴府秀水县的佃农“聚相约”,不肯“输租富室”。[5]此外,江西、广东和湖广等地也都纷纷出现抗租运动。明清时期,在佃仆受压迫较严重的地方,佃仆暴动也时有发生。如崇祯三年(1630年),湖广黄州府麻城县的世仆群聚校场“蓦树红旗,书‘万人一心’,下悬倭刀并叛主榜文”[6]。表示要团结一心,共同解脱奴隶枷锁。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佛造像碑发愿文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历史地理视域下周家口的崛起
试论弋舟的小说创作特色
试论秘书的“挡驾”艺术
试论秘书腐败现象成因及对策
论解放战争时期的漫画宣...
明清时期淮安城市平面布局初探
试论男女秘书工作中的差异
从《为吏之道》看战国时期对秘书的职业要求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