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地位(2)
(一)严肃的现实主义
纵观《三国演义》全文,作者在书中人物和故事的结局尽与历史吻合。罗贯中对刘备的形象可谓极力文护,然在史料记载中的情节依然如故。即便作者站在封建时代的观点,努力塑造的仁君形象刘备,对他倾注了最大的同情,却没有抹去刘备入西川时借人之口,行掠人利己之事的事实。《三国演义》第吹冰十回引正史原文:“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橘,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书中刘备的这番自白,在无意中戳穿了他的假仁义,他之所以行宽仁,其实不过是一种反曹操的策略。
罗贯中在书中在核心人物描述上,极其注重事情发展与历史真相相符,这不仅体现在刘备入西川夺取本家刘璋地盘之事。诸葛亮也是书中极力想塑造的一个
良相,机智聪明,惹人爱戴、敬仰,然而,依然在故事的发展上采用现实主义手法,逐渐由喜变悲,最终陨落在五丈原的军营。虽长言可惜,历尽溢美之言辞,却宁显凄凉,没有在书中为他安排善美的结局。在描述核心人物曹操的言行和对事情的判断上,虽为作者言语间不屑,却也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操作为一个将相者的大气与宽和。“青梅煮酒论英雄”一篇,虽然一直从刘备处作手,言如何;却也极尽曹操之大气。《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述,既有“所过之处,杀伐便野”的残酷,也有所谓“极尽虚假”的“爱民如子”的事实。
在对待曹操的仁爱之举,作者总是选择以旁白的方式批判其虚伪奸诈,而不选择抹去其言行之间体恤下属、保护底层农民利益的事实,体现了作者尊重历史事实、即便严肃悲切、批判和不认同也要尽力文护正史记载人物事件的态度。
(二)故事的浪漫主义
《三国志•周瑜传》在谈及赤壁之战时写道:“……时风威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江表传》也有这样的描写:“时东南风急,……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尘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柴(寨)[3]。”而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一诗中则从另一角度说得更加肯定、形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明了若不是东风提供给周瑜的方便,东吴军队定然无法战胜北方曹军[4]。
众所周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蜀汉视为汉朝正统后裔,把蜀汉人物,如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当作正面人物来写。罗贯中《三国演义》不但把人类的智慧集中到诸葛亮的身上,而且还把人们的希望和理想通过诸葛亮这一形象体现出来。小说用了大量的篇幅把诸葛亮写成了一位具有战略眼光、善于审时度势的政治家、外交家,一位精阵图、明兵势、有奇计,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通天文、识地利、知奇门、晓阴阳的人物,他甚至能驱使吹冰丁吹冰甲,能吁风唤雨[6]。这一节,作者没有深究历史资料——东风到底何处而来,为了塑造诸葛亮形象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论乌克兰冲突的原因
下一篇:
汉语热的思考以“汉字拼写大赛”和“成语英雄”为例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