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言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诗经》时代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及至两汉,曾被奉为圭臬的四言体诗歌却日渐式微,创作主题趋向单一,典雅风格流失。本文旨在通过对传世可考的两汉文人四言诗的整理分析,总结四言诗在两汉式微的表现,并从乐器、礼制、文人心态全方位深入探析造成式微现象的原因。90280

毕业论文关键词:两汉四言诗歌;式微;乐器;礼制;文人心态

目  录

一、诗与诗歌·4

   

二、两汉文人源Q于W优E尔A论S文R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四言诗歌概况与式微表现··5

    (一)两汉文人四言诗歌状况概述··5

    (二)两汉文人四言诗式微表现6

三、乐器:诗歌代变的物质载体限制6

(一)鼓·7

(二)磬·7

(三)镛·8

(四)埙·9

(五)笙·9

(六)瑟·10

(七)小结10

 四、礼制:诗歌代变的社会文化根源12

 五、文人心态:群众心理推动诗歌代变··15

 六、结语17

 七、致谢·17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 两汉文人四言诗歌式微缘由探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132班:颜芹芹      指导老师:叶志衡

一、诗与诗歌

“诗”与“诗歌”是两个不同的文学概念,由于二者之间有着极大的相同与极为细微的差别,往往使得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把“诗”等同于“诗歌”。而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概念界定,将极大地影响到与此二者相关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结论。因此,在进入正式本文研究的正题前,我们有必要来界定清晰:何为诗?何为诗歌?二者的又区别在哪儿?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厘清二者概念的区别,则要从文学的起源开始。

毋庸置疑,创作源于生活。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创作也毫不例外,它亦源起于人们的劳作。鲁迅先生曾陈述过如下观点:

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1]96

鲁迅先生的论述除了证明中存在三个关键之处:第一,创作源于劳作;第二,他强调,共同劳作需要参与者之间相互配合;第三,他指出,创作先于文字记载。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以下信息:首先,在共同劳作中,人们为了达到劳作的预期目标,开始学会使用声音,这些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复杂化多样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段,形成不同的能适应人们需求的劳作号子与更为完善的日常沟通口语。其次,劳作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来协调人们的动作,于是,劳作号子有了相应节奏甚至乐调。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口头创作是先于文字记载而存在的”,那么,在无法进行文字记载的客观局限下,原始有节奏、有乐调的口头语言,更确切地应该称其为“歌”,为“谣”,或者为“曲”。

上一篇:论孔子的山水情怀从自然到人文
下一篇:唐宋之际观音造像的演变

陈子龙的诗歌创作及理论文高两汉诗轶三唐

唐前四言诗比兴艺术的发展与比较

从《长恨歌》看中唐文人价值观的转变

初中语文人教版与部编本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韩愈日常生活研究-唐贞...

文學的政治论与公文的艺...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