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体论不同

1、本体论之不同

所谓的本体论,指的是对世界本源的认知,在朱熹那里,“理”就是世界的本质元素。朱熹认为“理”是首先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人伦之理与自然之理是同一的。“理”是万物之理,说明“理”是客观的。既然“理”是客观的,那么就有必要对客观世界进行一番考察,来充分说明“理”对人伦世界发生作用的机制。在这方面,北宋五子有着丰硕成果。朱熹综合了这些思想成果,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宇宙认识,他将周敦颐从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图式,程颢、程颐关于理与气的认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理论,理一与分殊的关系,作了彻底的综合创新。文献综述

王阳明学说更多地强调“理”的主观性,将“理”看做是纯粹由“心”生发出来的物事。所以,阳明学说不需要朱熹学说那种复杂的本体论。通过检索发现:关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王阳明没有谈论过“形而上”或“形而下”。甚至,他连“形而上者谓之道”这样的古语似乎都不曾引用。关于体与用:王阳明很少以“体用”来讨论范畴。虽偶尔提及,也均与“理”无关。关于理气关系:尽管王阳明也常说“气”字,但“气”在王学中并不是一个理论范畴。王阳明更不谈理气关系。关于理一分殊:关于这一话题,王阳明似乎只谈起过一次。关于太极动静:除了谈及朱陆间的那场关于无极太极的争论,王阳明很少提起太极动静的话题。

《传习录》中有段王阳明关于本体概念的看法:

先生曰:尔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的本体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若是,朱熹所着重强调的、抽象的“理”世界的地位就不可能存在。

上一篇:性尾词中性尾的冗余度问题考察
下一篇:初中古代游记散文教学研究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秘书的协调工作与艺术

煮熟与生玉米中主要水溶...

奥斯卡王尔德与媚俗

语言表达能力与秘书工作

紧缩构式不X就Y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以《天香》为例论王安忆...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