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后殖民时代的非洲叙事奈保尔《河湾》中的领地情结(2)
他的离开有很多原因,其一就是萨林姆总是站在西方的角度来打量东海岸。弗朗兹•法农在《黑皮肤,白面具》中这样认为,殖民者对受殖者的经济侵略与政治压迫,形成了两种文化间的支配、从属的不平等关系,这种支配、从属关系已经内化为受殖者的自我意识,表现在黑人受殖者在面对白人殖民者时强烈的自卑从属心理,由此形成自我憎恨、自我否定的情结。这种情结驱使受殖者在生活方式、语言应用、意识形态和文化表达上被迫去除自己的“黑皮肤”身份,在无意识中尽量自我“漂白化”即采用“白面具”作为自己身份的标志6。虽然萨林姆生活在非洲,但是由于长期受到的殖民统治,自小学习的是西方知识,语言也是西方语言。表面上看只是语言、知识的混杂,实际上思想深处已经被西方先进思想占据,总是不由自主地将自己摆在西方立场上,也是因此,与文明先进的西方相比,他便觉得这个地方落伍了,不安全感随之而升起。东海岸这里仆人反仆做主的现象让他感到反感,政治上的暗潮汹涌让他悲观不安,朋友因达尔的眼光也让他觉得充满了鄙视和愤怒,这使得他下定了离开的决心。“我保护不了别人,别人也保护不了我。我只有独立出来,才能驾驭自己的命运。我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我们敬奉神,服从神的诫命。但现在,新的历史潮流要到来了,将把我们全部冲走”7。
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纳扎努丁的影响以及萨林姆对西方生活的向往。书中这样介绍纳扎努丁:“他打网球,喝葡萄酒,说法国话,戴墨镜,穿西服—西服的翻领很宽,翻领的顶端微微向下卷。他在我们中间以欧化风度而著称。他从来没去过欧洲,那些欧化举止并不是在欧洲学的,而是在非洲中部一个小镇学来的。”8纳扎努丁不是欧洲人,但是在萨林姆生活的地方他就是欧洲代言人,萨林姆一直都把他当作榜样,因为他也被这种欧化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我们因此可以看出萨林姆选择来到河湾小镇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座小镇是欧洲殖民者们留下的。在后殖民主义影响下,受殖者总是会将自己向西方文明靠近,认为自己更应该属于那里,虽然河湾小镇不是真正的欧洲,但那里有许多欧洲人,也有殖民者留下的痕迹,既然去不了真正的欧洲,那就退而求其次来到这个在他看来可以很接近欧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地方。
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只要太阳能照耀到的地方就有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庞大的殖民体系倾颓崩溃,原来的英国殖民地纷纷独立。但是,英国人苦心经营了上百年的殖民地
英语
教育并没有随着殖民主义的瓦解而结束,许多年轻人由于受到这种教育而以西方人的眼光看自己的国家,向往西方世界并梦想有一天能到原宗主国英国生活,奈保尔与书中的萨林姆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们认为欧洲是文明、开化、富有与先进的,而非洲则是动荡、封闭、贫穷与落后的。河湾小镇虽然是处于非洲大陆,但因为它是欧洲殖民者留下的,那它也就成了萨林姆追求的理想家园,那里成了它的精神寄托。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开车驶向丛林深处,突破了丛林中持枪人的不断敲诈勒索后,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长途跋涉,来到了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
萨林姆来到小镇之后就感到了无比的失望,因为纳扎努丁一直渲染的欧化小镇已经被毁掉了,这里伤痕累累,一无所有,连最简单的食物都很难供给充足。他对这个小镇充满了震惊和失望,他的理想家园也不复存在。他终于认识到这里代表不了欧洲,这里没有他想要的。他想要离开,但是没有离开,因为他不知道哪里还可以去。后来一个仆人来投靠他,他的生意也慢慢有了起色,他在这里留了下来,直到动乱再次逼迫他逃出去。非洲国家虽然表面上赢得独立,他们在没有了西方殖民者先进文明的帮助,并且自身文明遭到多方面渗透的情况下,想要重建新非洲,重建自己的文明,构建身份认同是很难很难的。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的苦难与追求
下一篇:
解析《红高粱》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的改编
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死刑...
五四以后女性作家的自我解放之路
余华后期小说中的苦难主...
大数据时代下秘书人员的职业技能素养
七堇年小说论以80后为视角
80后作家文珍小说研究
浅析现代秘书的时代意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