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诗经》叠音词研究(4)
(一)叠音词对《诗经》韵律的影响
通过统计可看到《诗经》当中的叠音词除少数的几个名词和动词之外,余下的都是形容词和拟声词。名词和动词在诗句中承载诗作的主要意思,而形容和拟声起修辞作用,大量的形容词和拟声词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创作《诗经》时运用叠音词首先考虑到的是它强烈而富于趣的修辞效果,但《诗经》中的叠音词在音节韵律方面也为《诗经》增色不少。从宋代开始就有学者提倡要从声、乐方面去理解《诗经》。宋代学者郑樵提出“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又说“古之诗,今之辞曲也”[6]。在他之后有很多学者开始从声韵、节奏、配乐等方面去研究《诗经》中的篇章,王国文甚至认为“窃谓风雅之别,当于声求之”[7]。所以从诗作本身的节奏感和其背后的配乐方面来研究解读《诗经》中的叠音词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诵读《诗经》时其中大量出现的叠音词使诗作节奏明快、铿锵有力,极富感染力。《诗经》中的叠音词除了使得诗作变得更加准确、形象、生动外,还让诗作在韵律方面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例如:
①《周南•兔罝》中,“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②《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③《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④《鄘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可以看出诗句中的叠音词就使诗句极富音韵之美,韵律感十足。陈望道先生说“叠字用意不外(一)、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二)、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8]这很准确的说明了叠音词在音韵方面的贡献。因为语音相近的语素重复叠加后,在声音上就产生了繁复咏叹婉转的音韵效果。而叠音词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音节重叠复沓,在语音上就比同韵母的两个语素叠加产生的音韵效果更加强烈。叠音词使诗句在语感上的音节得以强化,节奏得以延伸,韵律感得到了更好的彰显。诗作向来是重视韵律的,中外皆然,叠音词在《诗经》中的大量使用使诗作韵律感十足,无疑是开创了汉语诗重视音律美的传统。
(二)叠音词对《诗经》结构的影响
叠音词可强化诗作的结构,这方面在《国风》中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例如:
①《周南•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中的“夭夭”。
②《周南•兔罝》篇“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中的“肃肃”。
③《周南•芣苢》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中的“采采”。
这些叠音词无论是出现在诗句的句尾还是句首它始终都处在诗作回环复沓的结构当中,当这个代表性的叠音词出现时,就表示新一轮的回环复沓又开始了。在《诗经》中很多诗作的几个回环复沓结构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大,仅仅是一两个名词或形容词的改动,这样在诗作配乐演唱时这些细微的差别很容易被忽略,而叠音词以特殊的音韵在每个部分重复出现无疑强化了诗作结构。
共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
中国武侠小说与欧洲骑士传奇之比较
下一篇:
论当前文学创作中审美理想的缺失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