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3)
(二)独特的句式
1.多主语
我们一般认为一个句子都只需要一个主语。但在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出萧红写作时的一个特点,就是有些句子里带有多个相同的的主语。例如《呼兰河传》中“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3]写“我”时,主语一再重复。这种表达与排比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比起一般的句法结构更有强调的作用。它强调了作者庆幸自己长大的喜悦但没有用排比手法必须仿照前句的固定句式那种写法。萧红最擅长的是在写景、叙述的同时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作家,她希望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能够更直观强烈的传达给读者,这种重复表达正是加强了作者想要诉说那种感觉的手法。因此,这种表述不是一般句法的结构,也不能算作是一种错误,更像是不固定模式的排比手法。
2.ABB式色彩词语的使用
萧红在创作《呼兰河传》的时候大多运用小女孩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世界,所以文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言,其中不乏ABB式色彩词语的使用。例如作品中有黑忽忽、红通通、黄澄澄、灰秃秃等共八种色彩的十七个词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火烧云的那一段的描写了,“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了,一会金洞洞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3],这些色彩词语比起简单的叙述颜色更有画面感。同时ABB式色彩词语更能突出色彩的程度,文中作者描写小团圆媳妇脸黑的程度时用了黑忽忽这个词语,如果说成小团圆媳妇的脸黑黑的似乎就没有用ABB式词语程度突出,这样也使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和谐动听的音乐感
呼兰河城在萧红的笔下展现出了各式各样的画面,似乎可以看到人们生活的场景。但是读者在看到这些画面的同时也能体会的到作者在用带有节奏的语言加强着画面的清晰感。这种图与声的紧密结合使的《呼兰河传》更具个性。
萧红以回忆的角度描绘了呼兰河城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在文章的开头,萧红就以平淡、朴实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故乡那寒冷的环境,而家乡的人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苦难、寂寞的生活。萧红在描写故乡时,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她对故乡的眷恋,又能感觉到对过去人们愚昧无知的恨。萧红在描写家乡的人们放河灯、看火烧云的时候,没有用那些色彩艳丽的词汇,也没有带极度感情色彩的语句,只是用平淡细致的手法就勾画了一幅优美的画卷,仿佛那些画面就在读者眼前铺展开来。
萧红不仅能生动的展示出呼兰河城的图画美,又能将言语韵律美和富于音乐感的叙事方式运用得十分纯熟。从文章内容看,《呼兰河传》虽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它却又和严格意义的小说不同。它的语言有像诗一样的音乐美:“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3]这类描写在作品中十分常见,它使读者感受到了稚嫩天真的童心,又读出了和谐动听的韵律感。这恐怕与她在幼时曾跟着祖父学习诗词有关。儿时朗读诗词的节奏一定会对她创作时的语言有很大影响。钟汝霖曾说:“萧红的语言,发展到《呼兰河传》已经达到了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她独具风格的语言艺术美。”[8]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传统的现代女性《平凡的世界》田润叶的情感变化
下一篇:
黄河下游洪泛河道变迁与湖泊消亡的研究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