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命运,现实,礼教中彷徨
(一)在封建束缚里挣扎的农民形象
《祝福》作为《彷徨》里的第一篇小说所讲的是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文章描述了祥林嫂悲剧的一生,通过对祥林嫂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的典型的劳动妇女形象的刻画,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中如枷锁般的伦理观念束缚下,人们逐渐变得灰暗、狭隘的精神家园。
祥林嫂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生活在中国下层社会的典型劳动妇女。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要求即使嫁给小了十几岁的丈夫也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直至丈夫去世,才悄悄逃至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做女工,心甘情愿担负所有工作。但是她对于这种生活诚然是十分满足的,“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从鲁迅笔下的描述便可知道祥林嫂对于当下的奴隶生活十分满足。
然而这样卑微的满足也未能长久,按照封建礼教制度规定,死了丈夫的祥林嫂依旧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被精明能干的婆婆掳了回去,以八十千卖到山里,为婆婆挣得彩礼,为小叔子娶了媳妇儿。
在封建伦理思想观念中,女子丧夫只能守寡,再嫁就是失贞,会被人所看不起。后来卫婆子向鲁四婶提起祥林嫂在成亲时撞破了头,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去,在年底生了一个男孩,时今已经两岁了。也许祥林嫂撞破头是在向不公、任人摆布命运的一种反抗,于是突破了平时逆来顺受的性格,做出了流血的惊人举动。但是也不排除是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才迸发了羞愧和极度失望的不满情绪,做出了这种决绝的行为,大概后者居多吧。按卫婆子所说她“真是交了好运了”丈夫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农民,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也许这样的日子长久的过下去祥林嫂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但是命运总是擅长作弄人,好景不长,丈夫因伤寒病逝,孩子也被狼给衔去吃掉,丈夫的哥哥又来收她的房子,最后她只得重新回到鲁镇做帮工。但是却不再被鲁镇的居民所接受。即使相信柳妈的话去土地庙捐门槛来赎罪,也无济于事。鲁四老爷嫌她败坏门风,祭祀的陈设不准祥林嫂插手,小镇的人们听多了她的故事不再有同情和怜悯,只有厌弃和嘲笑,连跟祥林嫂同样身为下层女仆的柳妈也看不起她。她本身的经历已经足够悲惨却仍然遭受到刻薄的对待,封建伦理制度的压迫使祥林嫂彻底钻进了死亡的阴影,渴望通过死亡来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得以与家人团聚,获得灵魂的抚慰。
上一篇:汉字与服饰文化研究
下一篇:从《窦娥冤》与《哈姆莱特》看中西悲剧的差异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