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2)
(一)少年壮举英雄情结初形成
公元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被金人占领的山东历城。他的祖父辛赞,以读书进入官场,当过北宋时期的一些小官,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宋都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占领了河南、山东、河北等大片土地。辛弃疾祖父因为家族人口多,老弱病残,没有能够南渡,就在北国过起了亡国奴的生活,后来被金人强迫征去当起了历城县主簿。虽然在金人手下任职,但辛赞心中还是想着要效忠于宋朝,故将无法实现的报国愿望寄托于辛弃疾,自辛弃疾幼年的时候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不仅接受文化教育,而且注重对他的战斗战略的训练。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兵大举进攻南宋,以至金人统治地区后方薄弱,占领地区纷纷发生起义事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聚众两千,举起抗金义旗,后率部投入山东义军领袖耿京的队伍,期间斩杀了偷走印令叛逃义军的和尚义端,后仅率领几十名的起义军人于五万人众中捉获了叛将张安国。英雄出少年,非凡的人生经历,对其英雄情结的形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南渡以后,这段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再现。
(二)报国无门寄情于词
南来投效后,辛弃疾心中对恢复祖国大好河山的理想是充满希望与信心的,无奈回归现实中,自己的才能无处施展,得不到重用,上书的意见得不到回应,就把无处可以诉说的悲愤及心中尚还存有的希冀寄情于词,把自己当做英雄,憧憬着像孙权、刘裕、李广之类的英雄那样保卫祖国,御敌于家门之外,建立一番事业。那么此种境况之下,稼轩在其词中形成英雄情结和寻找英雄的心理就愈发突显了,在这期间,文武双全的英雄辛弃疾怀才不遇,以诗词抒发心中苦闷,排遣豪愤,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词章。然而即使词人在词中写他的悲愤和痛苦,哀愁和无奈,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他在词中以英雄自许,不甘年华老去,重整山河,结束南北破碎局面的决心和倔强,以及呼唤英雄拯救国家的强烈心愿。在他的词中,运用许多典故人物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展现了其强烈的英雄情结,是辛弃疾现实生活中对英雄的憧憬渴望以及爱国情怀的形象展现,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词中出现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刘备、曹操、屈原等,这类人物的大量出现可以视为一种“英雄情结”。
二、英雄情结在词中的表现
辛弃疾一生三仕三已,所作词作吹冰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其中不同词作都展示了作者当时不同的心境,下面将从词人所历几个时期来逐一进行阐述。
(一)江淮,两湖任职时期
宋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吹冰八),辛弃疾当时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对朋友赵彦端写了一首祝寿词《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这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祝寿词,作者对友人赵彦端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在词中夸奖他的出众才华,希望他“无边春下’,即把无边的春色带到人间来,而这“无边春”则是国家抗金事业的伟大胜利。“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清都是古代传说中上帝居住的地方,银河指天河,西北指被金人占领的广大北方地区,胡沙比喻金人奴役各族人民的罪迹。这一句的意思是:听说上帝要引天河的水来洗净西北的胡沙,实际上的寓意是:听说皇帝要收复北方失地,而这也是作者所憧憬的壮丽事业。在这首词中,辛弃疾用光彩炫目的笔,把心中的豪迈之情描绘出来,笔调是奋发的,情绪是积极的,充分表现词人的英雄志气。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论乔峰与慕容复悲剧命运
下一篇:
《诗经》贺婚诗研究
留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
HSK甲级大纲频度副词比较研究及偏误分析
留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给”的偏误分析
能愿动词能与会的辨析及偏误研究
浅析苏轼词的花卉意象
试析汉英颜色词“绿”的文化差异
《周易·系辞》复音词研究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