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象的确定化
在文中,蒲松龄并没有对婴宁的外貌进行十分细致的描写,仅以“荣华绝代”四个字一笔带过,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仅凭这四个字仿佛就可以看到那位隐在故事中的美人,她的美夺人心魄。而在影视剧中,婴宁的形象确定化[8],诚然婴宁扮演者也极美,但她的美却太具体了,失去了原著中那份缥缈,也剥夺了观众的想象。
相比于原著,电视剧中的露骨镜头十分多,而这些是原作品中没有体现的,对于审美和尺度的把握,电视剧改编中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这也是电视剧和原著相比不足的地方。
因此,虽然说电视剧集更容易吸引大众观看,但是在改变过程中不免会损伤原著的精髓和立意,文学著作所具有的很多特质是电视剧所不具备的。文学作品
会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空间,当人们徜徉在网络小说的天空中时,脑海里浮现出的一定是作者笔下描绘的如梦如幻的场景。但是现实和虚幻毕竟会有很 大的差别,实际改编出来的效果于是没有预期那样好的,影视剧很少可以做到完全表达作者的本来思想,而一张张的明星脸也无法做到每位观众都喜欢,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非议,因为角色被局限了,观众无法继续天马行空,因此,从很多方面来说名著改编影视剧得不偿失。
对于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的建议选角恰当,选角对于电视剧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在选角时要充分考虑角色是否贴近原作品的需求,充分体现原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形象人物。
二、性格的固定化
婴宁人物形象分析“婴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笑得最美最真的女子。蒲松龄作为一个想象力出众而又情感丰富的创作家、艺术家,当他在幻想中描写狐、鬼形象时,又充分展现了属于人类的美好向往。“花妖狐魅,皆是人性”,使人觉得“和易可亲,忘为异类”[1]。纵观全篇,作者描绘婴宁,别笔不多,惟一“笑”字着墨甚多,而就是这一“笑”,却使婴宁这个人物形神兼备、一笑生神。《婴宁》全文共四千多字,而其中涉及到这一笑的即有四十多处,从初时的天真烂漫到后来的善意娇憨,各种嗤笑、纵笑、大笑,这些笑容交织在一起,美不胜收,眩然夺目。
上一篇:《庄子》中的老子形象
下一篇:解析《舞!舞!舞!》中的“精神分裂”主题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