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论唐代诗歌的传播方式+文献综述(3)
唐初就已有了雕版印刷术,但主要是用来印制佛经和历书,并未惠及诗歌及大部分文化经典的发行,诗歌在社会上的流传是靠手抄在纸张上或是题写在墙壁上。主体选择的传播媒介不同,所使用的传播方式也就不一样。唐人漫游风气盛行,游学游宦频繁,足迹遍天下。题壁作为传播方式的一种,有庞大的创作队伍和受众,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在传播工具尚不完备的情况下,相当长时间内,题壁承担了传播的主要功能。知识分子在“游”中记录感想,题壁诗成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成为一种跨越时空的传播方式。然而传播不是个人针对自我而进行的活动,而是一种反映社会关系的社会互动行为,作为社会个体的人不能离开社会交往而存在。唐人没有手机和其他通讯工具,讯息交流只有通过集会面谈、书信寄赠等人际传播活动中进行,诗歌则在诗人的人际交往中得到传播。在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文人通过寄信联络感情的同时进行诗歌传播,并形成固定的酬唱赠答群体。
唐代的科举制度多少受魏晋的影响,注重“名人效应”,进士科、殿试觭重诗赋,而且试卷不糊名,主司在评阅试卷时首先对应试者的个人情况产生有意注意,易先浏览那些获得社会名流推荐或称赞的士子的答卷。诗坛政坛盟主公信力很高,传播影响力很大,他们的点评常常得到人们的附和。一旦自己的诗作受到权威人士的好评,很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因此“行卷”成为诗作在上流社会“广而告之”的平台。诗学之盛使唐人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歌伎能诵诗,老妪能听懂诗歌,文艺创作活动向各社会阶层扩散,文人群体日益走向世俗化,社会上形成了通俗文学成长的温床,出现了诗歌创作与各体文学创作相互渗透的现象,一些与诗人诗作有关的逸闻趣事被收入传奇小说中,这是诗歌公开流传的另一个平台。而且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高峰期,当时某些诗人还有着收集别人散落作品的历史责任感,还注重保存自己或亲朋好友的作品,并将其汇集成册,以图长久保存,唐代诗人的大部分作品是由朋友或后人结集才得以传播。
唐代统治者对内推行“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对外实行文化宽容的外交策略,唐帝国与邻邦关系友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频仍,百济、新罗、高句丽、东瀛诸国不断选派学问僧和留学生来到中国,吸收和借鉴中国文化,并以中国为核心形成的“中华文化圈”。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精髓,自然也会通过国家间空前频繁的文化交流向国外传播。可以说,唐诗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质优量多的伟大成就,是无数诗人坚持不懈进行创作的结果,也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结果。
二、唐代诗歌传播的主要方式
人类文化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或媒介进行传播的,文字纸张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口头语言,反而出现口语传播与文字传播二者叠加使用的现象。诗歌作为文学样式的一种,口语传播与文字传播依然是其在唐代流传的主要方式,口头传播是其传播过程中最早使用的传播方式,文字传播则是其传播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传播方式。二者并行不悖,共同作用于唐代诗歌的传播过程。
(一)口头传播
1.歌伎演唱
唐代诗歌继承了中国诗歌诗乐相通的特性,素有“声诗”美称,诗歌“被之管弦”或“诵于人口”的现象十分普遍。诗句与歌唱水乳交融,满足了人们对声调、韵律的追求。人们不但喜欢唱当时之诗,对一些“老歌”也非常痴迷,盛唐时王文的一首《相思》(红豆生南国)通过演唱传播一直流行到晚唐。作为传播中介的女性歌伎相貌美艳夺目、嗓音清脆悦耳,深受娱乐界和文化界的欢迎,诗歌被她们当作歌词在宴会上进行演唱,在娱宾遣兴的同时传播了唐诗。歌伎的当场演唱传播不受空间的限制,有利于作品更好更快传播,加之近体诗创作对音韵要求严谨,诗人团体集会作诗时,有歌伎相随能进行更严谨的创作。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牡丹亭》中春香形象研究
下一篇:
论杨绛喜剧的艺术风格及背景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试论弋舟的小说创作特色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