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唐诗宋词中“秋”的解读(2)
(二)“悲秋”思文的形成
“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秋风秋雨使人愁,除审美和心理因素之外,亦有科学依据。从气候规律来看,几乎每一次秋雨都伴随着一次次冷空气的活动,即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在低温条件下,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容易引发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被称为“低温抑郁症”。[5]也可以称之为是“季节病”。这时,秋天草枯叶落,萧条肃杀,并开始向死寂的冬天过渡。因此,秋的主要基调是悲凉与愁苦。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秋”不仅仅只是一个季节的名称,也是一个具有情绪化色彩的词,悲秋诗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积淀,一代代传承下来,饱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古代文人以“悲”为秋天的定性,悲秋之诗由此而来。悲秋主题在我国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曾被著名学者王立梳理归纳为“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之一。
翻开中国文学是灿烂篇章,人们发现早在《诗经》中就有许多描写秋天的诗篇:“蟋蟀在堂,岁聿其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以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说秋天已到,一年将终,若不及时行乐,岁月将不饶人。这首诗由秋景出发,掺杂着伤悲的喜悦,反映了及时行乐的主题。还有《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作者对向往事物的不懈追求。以秋为背景,也衬托出作者急切追求,却求之不得的失落之感。《召南•草虫》中:“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显而易见,表达的也是秋季的愁思。《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俱腓,乱里瘼矣,爰其适归。”诗歌创作者不仅今开始写秋景,且注意到了百卉俱凋,出现了凄凄之感。《毛诗序》对这首诗的解释是:“大夫刺幽王也。在位贪残,下国构祸,怨乱并兴焉。”郑玄则从秋草的意象出发,作了更细致的分析,:“凉风用事,而众草皆病,兴贪残之政行,而民困病。”后者的解释似乎更合诗意。秋风,象征周幽王的暴政;百卉,象征民众。这里的秋意象,意着肃杀和衰败,以及由此而生的悲愁,可以说是文学中秋原型的胚胎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诗经》“薪”意象内涵阐释
下一篇:
现实文本电影三重语境中的刘震云小说创作
论《蜗居》中宋思明给现代秘书的启示
宋代养老制度对当今老龄事业发展的启示
论唐诗中的乌鸦意象
南宋词人杨炎正词探论
苏东坡词典故使用探析
南宋词坛程珌词简论
宋代民间土地神信仰研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