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古代民间信仰与《西游记》的相互联系(2)
唐朝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对本土宗教信仰和统治根基都造成极大的冲击,统治者对佛教这个新兴事物尚处于陌生的阶段,虽不抵制,也不鼓励。到了明朝,儒释道已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融合,上到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对宗教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对佛、道的态度是认可甚至是鼓励的。朱元璋即便限制了民间信仰祭祀行为的自由,其本身也承认宗教信仰的重要性。他曾在洪武三年颁发过两次诏书,分别是“正神号召”和“禁淫祠制”,里面提到:“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祭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惟常是吉”。 他认为儒家的教化思想可“万世永赖”,是历代君王巩固中央统治的思想支柱,同时又肯定佛教、道教的重要性,认为这两者对社会也有不少助益。明清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重的思想在君主的支持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继续走向繁盛。
在明朝民间信仰兴盛的社会环境下,以《西游记》为首的神魔小说开始萌芽,成为民间信仰的一种新的文学载体。《西游记》的取材与创作,与古代社会的民间信仰内容息息相关。
二、《西游记》与民间信仰的相互联系
情节结构与人物形象是构成一部小说的重要因素,《西游记》和民间信仰之间的联系也主要从这两方面体现出来。
㈠现实素材与小说情节结构的相互融合
1.大闹天宫
小说全文一百章回,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回到第七回,交代西天取经之前孙悟空从出生到大闹天宫的经历。《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情节并不是作者完全虚构,最早可追溯到《取经诗话》中猴行者偷吃西王母蟠桃的情节。《西游记》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孙悟空挑战神的权威的行径,如大闹龙宫强取金箍棒、硬闯地府强改生死簿等。与前作最大不同的是,作者赋予了孙悟空反抗的斗争性。相比起前作轻描淡写猴行者帮助唐僧取经前的经历,吴承恩显然花了更大篇幅去描写孙悟空反抗神权大闹天宫的情节。因此小说的大闹天宫情节历来被革命者所称颂,一度被奉为反抗封建统治、为民主斗争的典范。
也有学者论证,孙悟空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的情节实际上是与阳明心学相关的一个“放心”到“收心”的修心历程。从篇幅上看,大闹天宫比西天取经的内容要少得多,由此可见作者的写作重心在西天取经的收心过程。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放心”经历却得到更大程度的称颂,深受读者喜爱,绝不只因这部分奇幻诙谐的艺术效果。这个情节反映出人们对儒家“心学”信仰理解与接受的方向。阳明心学对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有着重要意义,强调人的内心世界。在商品
经济
发展繁荣的明朝,人们逐渐追崇个体利益最大化,强调个体思想、主张个性解放的“放心”主义显然符合了人们的信仰潮流。但在儒家礼性主义的约束下,心学仍摆脱不了官方信仰约束思想的目的,“收心”主义更迎合统治者的要求。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本质原因实际上是自身利益没有得到满足,这一“放心”阶段是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反映了当时社会新的信仰潮流。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罂粟之家》与《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比较
下一篇:
唐代咏妓诗浅析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秘书的协调工作与艺术
煮熟与生玉米中主要水溶...
奥斯卡王尔德与媚俗
语言表达能力与秘书工作
紧缩构式不X就Y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以《天香》为例论王安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