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红与黑》在中国从禁书到必读(2)
我国禁书的简史,上起先秦,下迄清末,但并未随着清朝的灭亡而终结 。只不过禁者们打着“革命”的旗帜。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被打下了深刻的政治烙印,其政治功能远高于美学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断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往来,并认为属于资产阶级的东西都是黑暗腐朽的。这对《红与黑》的引进与传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思想领域展开了一场批判修正主义运动,包括《红与黑》在内的外国文学成为了重点批判的对象。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连的形象有着不同的解读。于连富有极强的反抗意识,司汤达通过于连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文革”时期是“四人帮”文化专制时代,《红与黑》中于连的反抗精神、政治观念是他们所反对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红与黑》在中国的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更加注重与外国的文化交流,阅读作品是了解外国文化的便捷方式之一。《红与黑》在中国出现了复译的热潮,被翻译为许多版本,张冠尧、郭宏安、许渊冲、罗新璋等人都加入到《红与黑》的翻译中来,出现了许多风格各异的复译版本。《红与黑》的不断重译复译促使了国内各家出版社争相出版,甚至有些出版社一连出版了好几个版本。可以说,《红与黑》在我国外国文学的重译史上算得上是重译版本最多的译本著作了 。探讨其重译复译现象,可以为以后的翻译界提供参考和借鉴,促使其翻译出更好的作品。同时对当代文坛和思想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的成长过程中,既有真诚善良的一面,也有追逐名利虚伪的一面,两者相互碰撞,这对于任何一个时代中处于社会底层且有着理想的青年而言,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需要重塑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其又对我们广大青年有着极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这也是其经久不衰,受人们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红与黑》在中国文学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节 《红与黑》成为禁书的原因
一、政治体制的更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政治上坚持中国的领导,思想上也趋于统一,希望维护祖国的统一,而不是激烈的极端思想。国际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对抗阵营,我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支持苏联,而反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东西,《红与黑》作为西方意识形态上的产物,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受到抵抗和制约。1949至1985年期间只有罗玉君先生的一个全译本。《红与黑》作为一部批判实主义的小说,表现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对于一个刚刚实现了统一的国家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此阶段受到种种条件的约束,《红与黑》在中国曲折地发展着。此外,从50年代后期起,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有着日趋左倾的倾向,对外来的文学均以“一统”的、“纯粹”的无产阶级意识作为标尺来引进和接受,服从于“反帝反修斗争”的政治需要。这样,对包括法国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的撷取,逐渐失去了现代意识和主题精神,日趋政治化和单一化 。在这种情况下,《红与黑》在中国的传播也就受到了限制,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被列为禁书。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青春之歌》与《虹》女性人物形象比较
下一篇:
杨绛散文风格研究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