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术界对于二者农村词的研究相对较少,大体有韦立军所写的《宋词鉴赏词典》、施议对所写的《辛弃疾词选评》、王水照和朱刚所写的《苏轼诗词文选评》,而单篇的文献资料有很多,像杨茜的《苏辛农村词比较》、康丽云的《辛弃疾农村词对苏轼农村词的继承与发展》、周晴的《苏轼、辛弃疾农村词浅议》等。无论是书籍还是单篇的文献资料,都只是就某一两个方面去比较二人农村词的异同,他们的思路几乎都是从对苏辛二人的经历去写农村词的特色以及内容,包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本文同样是以苏辛的经历为线索,但注重阐释了二人在农村词方面的异同,包括内容的创作、艺术手法的表现、词风以及创作的角度等,同时注意表述了二人各自的农村词对各自所作诗词的影响。
第一章  苏轼、辛弃疾农村词的思想内容
1.1创作内容的相同点
苏轼、辛弃疾在对农村词的表现中都涉及到农村本地的风俗习惯。而对于农村风俗习惯描写的诗句也有很多,像陆游的《游山西村》“萧鼓追随春社近”中就提到了春社;王驾的《社日》“桑拓影斜春社散”也谈到了春社这一习俗。而苏辛亦在农村词的创作中涉及到了农村本地的风俗习惯。苏轼的《浣溪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其中就讲到了赛神和麦社两个民间活动;《蝶恋花•密州上元》中也描写到了村民在元宵节时举行的灯会和击鼓。而辛弃疾的《清平乐•连云松竹》“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也写到了土地祭祀的活动。他们农村词中多少都涉及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包括元宵节赏灯、农村桑社等。苏轼和辛弃疾笔下的农村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场景,他们笔下的农村是充满活力的、宁静怡人的、乐观豁达的。像苏轼《浣溪沙》“相挨踏破蒨罗裙”、《浣溪沙》“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清平乐》“儿童偷把长竿”。这个和陆游、范成大描写农民群众被打压被欺凌的画面不同,他们描写的是真实的农村,是通过自己的亲身感触去体会农民对于本地风俗的热衷和期盼。
1.2创作内容的不同点
上一篇:浅析辛弃疾山水词的意象
下一篇: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模式

信疑之间:苏轼道教“丹药”观念研究

浅析苏轼词的花卉意象

甘肃弋舟小说隐疾困境生成缘由认知意义

欧阳修词和苏轼词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类型

苏轼和辛弃疾同类抒情主人公的变化

唐宋词的情理圆融及其创...

论佛学对苏轼文学作品的影响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