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老残游记》写作特色研究(2)
《老残游记》可谓是一部耐读性强、能让人细细品的作品。粗品,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细尝,就会慢慢地发现这部小说深层次所表现的内容,如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胡适评价这部小说时曾说:“这部小说是发表作者刘鹗对于自己身世、建设国家等见解的书,书里面寄托着他的‘感情见解’。”[3]“这和晚清时期的其他小说相比起来,又有着不太相同,即作者将自己融入书中,自由地支配小说情节的发展。”说这是一部谴责小说,更不如说一部抒情小说。然而在抒情之中,小说中的各种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更是一绝。本文就是对这部小说在描写方面进一步深层次研究,挖掘其中精彩的描写和艺术手法特色,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进行推敲,希望得到一些启示,吸收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精华。《老残游记》在清朝谴责小说兴起的时代能独树一帜,这与它所包含的思想和独特创新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当代学术界对《老残游记》研究有三个中心,第一是“千古兴之,危船一梦”的寓言,把清末中国比喻成在大海上航行的一艘危船,形象地反应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状态。第二是对当时为官之人罪行的揭露,即“清官尤可恨”的思想。第三是刘鹗善于用自己的生动语言描绘青山绿水,他创造了一个山水世界,这是《老残游记》不可被否认的艺术成就。还有一点就是《老残游记》的文学体式,以游记体开创晚清谴责小说的先河。《老残游记》以独特的描写手法,在晚清小说中有重要的文学地位。
一、全面的人物刻画
虽然《老残游记》中人物屈指可数,较之《红楼梦》、《三国演义》就是微乎其微的,难以和其宏达复杂的人物关系体系相比较,但刘鹗所善于的是对人物形象细致入微的刻画。在文学创作中,如果要想把人物角色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就往往会采用到细节描写。何谓细节描写,就是文学中在刻画人物形象或描写事物时所采用的文学艺术手法,即对人物细小言行或具体外貌和事物细微特点的描写。[4]刘鹗对细节描写运用得游刃有余,他能抓住人物的外貌、言语、动作以及心理的描写,常用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将人物的生动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在读完作品后,总能在心中对作品中的人物留下深刻印象。刘鹗不仅善于人物的直接描写,而且在人物间接刻画上有自己的独到手法。他能通过作品中他人的言语,将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观之,刘鹗在人物刻画方面的水平可见一斑。
(一)侧面烘托塑玉贤
《老残游记》以老残这个视角游记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老残的形象自然是最多,而另一个重角肯定是对“清官”玉贤的刻画了。成功反面角色的刻画,必定是人人恨之入骨的。这种感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经常出现,影视作品中演员到位的表演,能将反面人物的丑恶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只能从文字中感受,所以依靠读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每个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不一样。但在《老残游记》中,刘鹗对“玉贤”这个人物形象刻画是非常成功的,使读者切身感受到咬牙切齿的感觉。玉贤作为反面角色,文章通篇无时无刻都在对他的丑恶行径进行揭露。读一遍《老残游记》,想必除了老残本人,“清官”玉贤肯定是读者心中印象最深的人物。玉贤对外以清廉的角色自居,对内实则严刑峻法,办起无数冤案,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择手段,用百姓的鲜血染红自己官袍。在他治理下的一方百姓都是万马齐喑,苦不堪言。对于玉贤的描述,文中大多采用了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从多角度入手,曲折生动地将玉贤的丑恶形象勾勒出来。而对于玉贤的正面描写,在作品最后才出现。刘鹗通过一群又一群人的口中,道出玉贤管辖地方人民生活的凄惨,他就好像一名画家一笔又一笔地将玉贤这一冷酷无情的形象描绘在纸上,使读者将他的形象深深印刻在脑海之中。这里举一例在作品中对玉贤的首次描写,是老残一日在北柱楼吃饭时所听到的一段两人对话描写。这里刘鹗在初次介绍玉贤这个人物的时候,通过别人之口夸赞了他为官的优秀政绩:办强盗办得好。因为第一次品读读者还没知晓玉贤的真正面目,所以文中的这段描写使玉贤给人的印象是正面的,而且是一个治理有方的好官,并且使一方土地上达到了“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对话继续展开问为何出现如此好的民风,那人继续说道:“曾有人在曹州府某乡庄过,亲眼看见有个包袱弃在路旁,无人拾起”,以一个实例佐证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使人更加信服。再继续读文,问:“你们为何不拾了回去?”这个问句,就如作者和读者的对话。这时读者的思路肯定是在脑海构思,这位父母官是如何廉洁奉公、为百姓着想,积极
管理
一方的治安,才能做到婉如大同社会之状;哪知应者笑道:“俺还要一家子性命吗?”。此处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局,语气顿时截然相反。路上拾东西,应该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这里却与性命关系起来。读到这里才发现前面对玉贤的优秀政绩的叙述全是反语,“俺还要一家子性命吗!”就这一句话,矛头直指玉贤,在读者心中原本树立的美好形象已荡然无存,将一个酷吏的形象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一种恨意便不觉油然而生。这种侧面描写比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效果更好,为何有这种效果?这与戏剧中的一种手法相类似:要言一个家庭现在的悲惨境遇,必先花浓墨重彩去描写这个家庭以前是如何达官显贵,才能衬托出如今的凄惨。这里运用了反讽的手法,将玉贤的“作为”从百姓的口中以反语道出来,但是不联系上下文。读者很难读出其内在含义。通过最后一句反问句,把玉贤的罪行和盘托出,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推敲,耐人寻。玉贤的严酷治理竟能到路不拾遗的地步,从一个侧面就完全体现了他的严酷形象。这里的一段运用反讽的艺术手法对玉贤形象的刻画是晚清小说中独一无二的。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AT89S52单片机汽车智能空调器设计+源程序
下一篇:
周立波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