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周口姓氏文化研究与展望(2)
要做好姓氏历史文化的研究、交流、传承、创新工作,加强对姓氏文化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各级委、政府一定要切实加强对姓氏文化工作的领导,及时听取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二是各县市区委统战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三是各级姓氏文化研究要积极主动的工作,以成果、成效来争取领导的支持。要坚持正常工作定期汇报,重大活动前后及时汇报,自觉为加强的领导创造条件。
周口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2013年年会在周口召开。会议提出,要发挥姓氏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学术研究、交流和联谊,为打造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作贡献。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武建新,周口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皇甫有风出席会议并讲话。
寻根联谊的中国姓氏文化节由中国侨联、中国文联、中国全国工商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周口市人民政府承办,首届于2004年十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河南省周口市举行。
姓氏文化节,以弘扬伏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宗旨,以姓氏为纽带,以“寻根”为主题,向海内外充分展示河南及周口的良好形象。今天,“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族徽,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周口淮阳有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从古文献和考古文物来看,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姓氏是“风”姓。纵观吹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不管换了多少朝代,改了多少年号,中国人的姓氏一直延续着,也从未间断过,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1]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10000多个,如今仍在使用的有3000多个。文化节期间,举行了隆重开幕式暨“万姓同根”大型文艺演出、华人华侨公祭太昊伏羲大典、中国姓氏文化论坛及族谱展,当地还将举行十多项艺术表演、文化旅游活动。
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于2006年10月25日至27日在淮阳县开幕。活动期间举行了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开幕式暨以寻根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公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周口市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华姓氏族谱展、龙舟大赛、周口民间文艺表演、周口杂技艺术精品晚会。[7]
壮大做贡献“要因根而溯源,因根而结缘,因根而自强,因根而作为” ,一要发挥根文化历史深厚,联系广泛的特点,为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突出了根文化也就是姓氏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做好工作,打好姓氏文化这张牌;二要继续利用这个优势,组织开展活动,引导各姓氏族人来太康寻根祭祖,观光旅游,以成果吸引他们,以感情打动他们,鼓励海内外有实力的族人投资建设家乡,造福太康人民;充分利用好姓氏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希望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精神,深入挖掘整理太康县的姓氏文化资源,出成果,出人才,出队伍。把太康县的姓氏研究工作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2012年3月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秘书长简汉生率团来大陆参加黄帝故里祭拜大典专程来淮参访,2013年4月香港岛各界联合会文化考察团一行40人来淮寻根谒祖等,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秘书长简汉生表示要把淮阳纳入到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寻根旅游线路,香港岛各界联合会考察团企业家代表将组织文化企业来淮投资兴业。二是以“姓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围绕弘扬伏羲文化,成功打造“羲皇故都朝祖会”“中华淮阳荷花节”“中华姓氏文化节”三大节会品牌,举办了姓氏寻根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高端论坛暨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2012年会,确立了淮阳为中华姓氏起源地。充分利用陈姓文化资源,明确叫响“陈姓遍天下,淮阳是老家”的口号,成立了中华陈氏淮阳宗亲会研究会,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陈姓文化研究,出版了《中华陈氏大族谱》等系列学术著作。通过举办寻根节会和各类文化研讨交流会,有效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几年来累计规划编制了100多个国家政策扶持,富有发展潜力的姓氏文化旅游发展项目,促成了太昊陵三期复建工程、国际易学文化研究中心、陈楚古街建设等5个超亿元的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落户,先后吸引外资2亿多元修缮全县10多处寻根文化文物遗迹,建设多个根亲文化旅游景点。根亲文化的打造,团结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凝聚了民族精神,扩大了招商引资渠道,取得了丰硕成果。三是以姓氏文化建设根亲淮阳。我们注重挖掘、收集、整理淮阳的古代文明和文化古迹,组织好以姓氏文化为主的精神食粮的生产。通过着力发展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文化形式,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龙舟、民间花鼓、担肩挑、小调、
舞蹈
等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列为发展重点,指导、扶持、发展一批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文化走上前台,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把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制品制作风俗发展成为特色产业链条,如淮阳的“泥泥狗”“布老虎”,同时推进根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把古老的淳朴厚实、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的姓氏理念放进对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中,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目前,淮阳各类民俗文化表演团体60多个,发展民俗文化专业合作社12个,组织创作姓氏文化精品力作10多个,扩大了淮阳姓氏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近年来,姓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河南省委统战部以“根在中原,惠及河南”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寻根、育根、培根”系列活动。周口市继之开展了“根在中原,惠及周口”活动,成立了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并成功取得了“首届中国姓氏历史文化节”主办权,这对我市的姓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要以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为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建立更为广泛和稳定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同海内外华人华侨的联系,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庄子美学思想综述+文献综述
下一篇:
堂吉诃德与阿Q形象内涵的比较
《儒林外史》中的江淮文化研究
學习文化研究二十年的成就与展望【2085字】
中國彝族宗教文化研究综论【7421字】
周口典故的文化价值与实现
周口作家群乡土诗歌
周口作家群乡土小说研究
延边朝鲜族文化研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