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的设计要考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出发。既有总体目标也有学段目标。《三字经》虽然对学段目标没有规定,但是还是给出了教育的总体目标。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位儿童天性是善良的,根据儒家的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如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所以在对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培养他,引导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既然幼时本性无甚差别,为什么长大以后成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互相有差距了呢?“习相远”“习”在这里是受影响,被熏染的意思。原本如同白纸的婴儿,因为环境的熏染画上了不一样的色彩,差距自然也就越来越大。有句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在身边多的不能再多。那么该怎样解决环境熏染的问题呢?如果不教育或不接受教育,那么本性一定会发生变化。这个“教”含义深刻,一方面是教,一方面是被教;一方面是知识教育,一方面是道德教育。

上一篇:试论北村小说的救赎之路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从秘书实务看古今秘书工作差异

从《红楼梦》中的丫鬟看...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

从《古都》看川端康成对...

从《为吏之道》看战国时期对秘书的职业要求

现代秘书如何从《红楼梦...

从智多星吴用看现代秘书形象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