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三句,因粉墙低矮,故能使梅花冲破园林限制出现在作者眼前,周邦彦在这里运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不说自己看到了梅花,却用一个“照”字,给人一种不是作者自己主动去看向梅花,而是梅花主动出现在眼前,作者并非刻意追寻而产生一种不经意的感觉。“照眼”二字虽化用字杜甫的“花枝照眼句还成”,却也能看出作者的用心之处,不是对生活体察入微且具有深厚生活经验的人可以轻易写出来的。“更可惜”三句,将梅树比作熏香竹笼,将梅树上的积雪比作素被,梅花如果不够芳香,又怎能联想到熏香的竹笼?积雪如果没有积累到一定的厚度,便又不能够比作素被,这种比喻愈加突出了梅花香气之怡人,树上积雪之洁白轻盈,也间接写出了雪势之大。作者匠心独运,构思奇巧,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雪中赏梅图,读之使人历历在目。以上种种,皆是建立在作者将自己融入这梅花雪景之中,方能予以真切的表达,写出来的作品也更加富有生趣。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词的下片,“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今年”亦是同“去年”相对,没有了去年悠然赏梅的悠闲自在,今年的相逢变得匆匆,加之想到即将而来的离别,所以虽然相逢,却仿佛有无限离愁别恨萦绕其间,花朵似乎也变得憔悴许多。其实,梅花本是没有自主生命意识的无情物,谈何而来别恨离愁、依依憔悴呢?这里显然是作者想到梅花凋零结出果实之时,自己也将远离漂泊在“空江烟浪”里,无所寄托。作者将自己的离愁别恨融入到梅花之中,正如王国维所说,“入”并非简单的将自然界中的人事简单的记录到作品中去,周邦彦将自己的羁旅愁思融入到与梅花的会面之中,将个人情感与梅花结合从而形成打上个人标签的独一无二的感受。

上一篇:文秘工作中情商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下一篇:论池莉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留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

HSK甲级大纲频度副词比较研究及偏误分析

留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给”的偏误分析

能愿动词能与会的辨析及偏误研究

浅析苏轼词的花卉意象

试析汉英颜色词“绿”的文化差异

《周易·系辞》复音词研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