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又军是韩少功笔下的老好人,而他塑造的这个好人形象却没有受到好报。他本来可以不用下乡,但是女朋友小安子对乡下生活完全不能适应,因为不放心,所以他也加入了下乡的大军中。郭又军在知青这个群体中,担任的是一个“知青总管”的角色。在白马湖短短的一年,很多人都受过他的帮助;在县城那几年,他的宿舍就是知青招待所;调到省城后,很多知青家庭的生活杂事都在他的管理之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身的局限性也渐渐体现出来。他过于在意别人的要求,很多时候就像在为别人而活,所以他的后半生并不快乐。最终,在女儿追求的“昂贵快乐”和肝癌的“昂贵不快乐”的双重压迫下选择了自杀。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可是郭又军这个好人最后却没有得到好报,这是韩少功对期间,许多好人受到批斗、受到迫害的讽刺。他也没有一味的书写一个完全的好人,因为郭又军对所有人都好但不包括他自己,说明他对待这段历史始终保持理智冷静。 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郭丹丹和马笑月是郭又军和马涛的后代,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却严重地受到知青家庭的影响。在他们父母深受灾难的影响下,他们理应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理想与现实往往是背道而驰的。郭丹丹在父亲的溺爱下只追求昂贵的“快乐”;马笑月因为父母的缺失,不得不在三个家庭中长大,造成了她敏感、多疑又极端的特点。虽然他们都深受知青家庭的伤害,但是她们各自最终的结局又是不一样的。郭丹丹在父亲自杀的刺激下迷途知返,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马笑月因为小姑父陶小布不愿意走后门而不能进入电视台工作,河边哭泣遭到强奸后于二姑家跳楼自杀,伤好痊愈后考上大专,再一次因为多疑选择自杀,永远的离开了,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无疑不让人唏嘘,无疑不让人深思。作者用两个不同的时代来对比,用两个同为知青后代的人物做对比,有相似的地方却又截然不同。知青时代物资匮乏、生活贫苦,但人们的情感表现至少是快乐的;而处在新时代物质富有生活下的郭丹丹和马笑月也会不快乐。这是韩少功关注知青和知青后代,更是关注当下一代的具体体现。

上一篇:《牡丹亭》新论以《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为参照
下一篇:徐则臣《耶路撒冷》意象群分析叙事的多维向度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以《天香》为例论王安忆...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