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五年,路允迪使高丽,中流震风,八舟溺七,独路所乘神降于構,安流

以济,使还奏闻,特赐庙号顺济。[9]48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发现,政府赐庙号是因为路允迪在宣和五年出使高丽,行驶途中遇到风浪,八艘船有七艘溺水,只有路允迪所乘的那艘船安然无恙,他们认为是得到了神的庇佑,所以在完成使命后,路允迪将此事奏请政府,给妈祖赐了封号"顺济"。自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赐天妃"顺济"庙额后,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又屡屡赐封,赐号由夫人升为妃,最终被封为"天后"。随着政府的赐封,天妃也由福建莆田逐渐向外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天妃在被赐予“顺济”庙额之前,其传播范围并没有能够超出福建莆田境内。徐晓望经过考证后认为,“南宋中期,湄洲神女信仰走出了莆田县界,逐渐成为福建与东南沿海民众的信仰。”[5]96“南宋后期,湄洲神女被封为灵惠妃之后,开始具有全国性影响。”[5]90也就是说直到南宋的中后期,在官方的支持下,天妃信仰才走出莆田,开始在全国传播开来,且传播的主题区域在东南沿海地区,并未能涉及到内地运河流域。更无法传播到淮安地区。

郑衡泌认为“12世纪末到13世纪末, 信仰区扩展到兴化方言区外, 进入江南主要商港、航运要冲和帝都政治中心区。传播中心转移到杭州。”[10]304这从历史地理方面论证了南宋时天妃信仰无法传入淮安,且从运输发展来看,在南宋时,淮安地区作为宋金两国长期拉锯作战的前线,加之黄河夺淮的影响,作为海神信仰的代表,天妃信仰更无可能在当时传入淮安地区。

二、天妃信仰在元至正年间传入淮安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我认为天妃信仰应该是在元至正年间传入淮安,主要有两点依据:一是元代淮安地区的漕运得到很大发展,二是根据考证淮安地区最早的天妃宫应修建于元至正年间。

(一)元代淮安地区漕运的发展

宋元之间长期战火不断,加之黄河夺淮的影响,使得元代初年的漕运非常不顺畅。为了使运输更加便捷,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始开凿会通河。

上一篇:靖江方言形成的历史因素
下一篇:常州梳篦文化探析

论沈浩波诗歌的零度抒情

论秘书在企业危机事件中...

论秘书的参谋职能

了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论非言语沟通在秘书工作中的应用

“在+NP+VP”和“VP+在+NP”结构比较

余华后期小说中的苦难主...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