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还有对待父母的态度也做了详细的规定:“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弟子规》在规定儿童对待父母应有的恭顺之外,还要劝谏父母的过错,并不是一味地提倡“愚孝”,这里提出的孝道,正是一种真正的“孝”,既要对父母恭敬顺从,又要在面对选择时站在道德这一面。还规定了劝谏时要和颜悦色,不能对父母发脾气。这样的教育无疑会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有爱,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QQ752018766-

(二)接物

   “接物”之意为接待人物。指对待他人的态度方面的行为规范。在儒家思想中,“仁爱”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当中指出,学习了侍奉双亲之礼,还要做到出则悌,泛爱众,在这里重点阐述了如何尊敬长辈,兄友弟恭,爱护他人。 这一部分,《弟子规》启发爱心的教育正是继承了儒家“孝弟其为仁之本”(《论语·学而》)的伦理观念及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 

   做兄长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亲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家庭的和睦不仅表现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还蕴含在兄弟姊妹之中,由此培养出对家人的关心爱护在以后能更好地去关爱他人,真正做到“仁者爱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在弟子规中,这种爱心的启发教育是一步步推进的。

    对于长者,《弟子规》中明确指出要像敬爱自己的父亲一样敬爱长辈:“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饮食用餐应当让长者优先,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也不要显摆自己的才能,要表现得恭顺谦卑。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美德,对长辈表现的恭顺,能像听从父母教导那样听从长辈的指导,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很多的好处。

上一篇:大学生的职业决策风格与职业可能自我关系
下一篇:清代雕版印刷与扬州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以《天香》为例论王安忆...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