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颂莲的恐惧心理最初来源于小说的环境所衬托的暗示以外,更多的是他对这个家庭的陌生带来的一系列不适。在颂莲出场时,具有一个非常具有威慑性的情节,洗濯后的更有寒意的眉毛,细而且长,以及那句:“我是谁?你们迟早要知道的。”可是事实无非证明了她只是一个缺乏斗争经验的女学生,这一描写深刻表现了其最初的恐惧心理。在四个女人的激烈交锋中,她的反抗也造成了丫环雁儿的死亡,从此以后的恐惧心理便日益多了起来,雁儿夜夜如梦,她便恐惧日甚。直至三太太梅珊偷情被残忍杀害,她的生命也进入毁灭。为寻死的人挖的“井”,梅珊被秘密杀死的场景,使得她陷入恐惧的最深渊,连陈佐千也意识到,“颂莲的末日”已经来临,“她已经不是那个女学生颂莲了”。
(三)悲剧的人生宿命
《妻妾成群》为我们展示的故事是历史进步的非必然性,无规律性。人生并非必然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命运更像一个不可绕过的圈子,无限循环的向着悲剧的终点驶入。颂莲有着良好的家世,却因为家道的变故失去了本应良好的人生道路,她选择进入陈家,固然是一个理智和冷静的选择,可是自从她进入陈家做了第四个姨太太,她的所见所感就只能是悲剧的结局。毓如、卓云和梅珊,她们虽然各自人生经历不同,但是却是同样作为妻妾的身份进入到陈家,都曾有过美好的青春年华,然而却由于陈家这个封建的大家庭成为她们的容身之所和生活空间,她们自此就只能开始着有始无终的斗争与相互倾轧。颂莲的加入不但没有使得情况好转,反而又增加了斗争的激烈,最终颂莲也陷入其中。梅珊死亡,然而毓如和卓云仍然在帮助着男权至上的陈家迫害者命运相同的姐妹。颂莲最终的疯癫,只是陈家女性的一个命运结局的方式,然而悲剧的宿命不可避免。在四姨太颂莲疯掉之后,陈家的大家庭又来了一位五姨太文竹,她的出场正如当年的颂莲,是颂莲的再生,也是她悲剧的开始。颂莲的悲剧宿命似乎一开始就已被注定,也似乎要不断的开始。
二、颂莲形象的悲剧性根源
上一篇: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下一篇: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浅析苏童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