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汉语都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音高形式,音乐性较强。

词汇上:

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尤其占优势。

2。构词较多用词根复合法。

3。同音语素多。

语法上:

1。词、短语和句子的构造原则大体一致。

2。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太用形态,主要用虚词和语序。

3。量词和语气词丰富。

4。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十分复杂。

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表现在方方面面,在语法上的差距也不小,例如:方言:她高过我;马大过猪很多。普通话:她比我高;马比猪大很多。这是因为在普通话中,比较句的不等式,普通话常用“比”,方言常用“过”。方言:讲少两句;认识多一些人;天气冷,要穿多一件大衣。普通话:少说两句;多认识一些人;天气冷,要多穿一件大衣。这是因为在普通话中,状语多放在动词前面,尤其是限制性状语,而有的方言是放在动词后面。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善于发现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发现其中的美。

二、普通话与方言的博弈来:自[优E尔L论W文W网www.chuibin.com +QQ752018766-

(一)方言与普通话的相互影响

如今,普通话盛行,方言就显得式微,而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力度、人们的接受程度及多种复杂的原因,在大部分地区,日常生活中还是以本地方言为主,普通话都用在许多正式场合,如开会、教学、演讲等。但是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不容小觑,如“三流子”(陕北方言),“搞”(四川方言),“垃圾”(浙江方言), “里手”(湖北方言),“龌龊”(江、浙方言)等已成为普通话里的词语。同样许多方言里的词也无形中融入到普通话,如“炒鱿鱼”(粤方言),指的是被开除,鱿鱼一炒便会卷起来,与卷起铺盖相似,但是比说卷铺盖走人更生动形象;“遛弯儿”“抠门儿”“点儿背”(都属于北京话)都被收入普通话中,为人们所接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碰撞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的情况,既然不能避免,为什么不恰当处理,然后找到一个适当的办法呢?

虽然方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并且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普通话始终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远远高于方言。普通话在各个方面都要优于方言,比如语音更加完整,音乐性、节奏感强;普通话的词汇和习语更加丰富,更富有表达力。目前世界上的语种有好几千,但是作为通用语的确只有几十种,因为通用共同语的建立,各种方言的作用逐渐衰弱。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起作用的。

上一篇:论《大唐狄公案》的中国人物形象
下一篇:多义离合词句法语义分析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论沈浩波诗歌的零度抒情

留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

论秘书在企业危机事件中...

论秘书的参谋职能

留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给”的偏误分析

江苏金坛方言的特点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