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研究概况表1-1国外PV/T研究进展

研究者 冷却介质 研究成果

Kern等[16] 首次提出电热联用的概念

Hendeie等[17] 基于传统集热技术建立了PV/T理论模型

Bhargave 风冷 研究了空气流速、管道深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Sopian[18] 风冷 风冷回路流道式冷却系统的热性能优于背面流道式

DeVries等[19] 水冷 对管板式电热面板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冷却后的面板发电率有显著提升

HisashiSaitoh等87928

[20] 水冷 研究了盐水作为换热介质的影响

表1-2国内PV/T研究进展

高校 研究内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5] 提出并搭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PV-SAHP)系统,实验研究表明该系统的平均制热性能系数为5。4,与普通热泵相比,系统的COP提高了43%;平均发电效率与普通光伏系统相比提高了16%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光伏热水系统(PV/T系统),实验研究表明,在单体PV/T放置角度为30°,流量为200L/h时,集热效率可达到最大值65。6%,系统的平均发电效率为14。3%,瞬时综合效率上海理工大学[26,27,28] 最大为83%,达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另一个小组设计了一套光伏-双热源热泵,经实验研究表明系统整体效率为4。86,光电效率显著提高。运行费用较低,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潜力。

自从1978年Kern和Russell[16]首次提出使用水或空气作为载热介质的光伏光热综合利用(PV/T)系统的主要概念后,世界上已有许多研究者先后对PV/T

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1-1)。国内关于太阳能光伏光热联用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也

逐渐形成体系,如表1-2所示。

PV/T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同时提供建筑生活热水/供暖等热能,在提高太阳能整体利用效率、降低系统综合成本和减少安装面积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和应用前景。目前,在PV/T技术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综合光电光热效率转换利用效率较低的缺陷,加工工艺成本高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现有技术改进及技术创新解决上述缺陷,在考虑现阶段生产加工工艺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电池覆盖率,增强电池与吸热板之间的传热效果,减少热损失,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太能综合利用效率。

我国对太阳能的利用发展迅速,在未来三年市场的产品中,采用新型高效PV/T系统,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光伏光热转换利用效率,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升级,有效提高PV/T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进太阳能的利用率及使用范围。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有效缓解能源日益紧张及缓解污染排放问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利于新能源与环境产业政策的持续推进。

2发展趋势

光伏光热一体化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换热技术的发展,而鉴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以及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PV/T一体化构件能够使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太阳辐射按不同的波长范围分别转换为电和热量,集热器盖板数量、冷却流体的质量流率、流道的几何结构及电池覆盖率都是影响PV/T集热器的重要因素。在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选择适合的集热器形式。

上一篇:转向架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下一篇:新媒体平台整合传播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太阳能利用研究现状与趋势

远程太阳能电站监控系统发展与研究现状

光伏并网发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进展

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太阳能制氢研究现状进展

板式结构在航天器太阳能帆板领域的研究现状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