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相对国外比较晚,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对水下机器人的研究是从1970年开始的,直到1986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水下机器人才成功下海。近年来,通过各科研机构和各大高校的共同研究,国内水下机器人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俄罗斯合作研发的的“CR-01”和“CR-02”AUV具有6000米潜深能力,曾多次参加我国大洋协会组织的太平洋科学考察,达到了实用水平。通过全国近百家优势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研制的7000米载人潜器“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新记录,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深海作业型载人潜器的国家,具备了对深海复杂海域进行探测的能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目前我国下潜深度最大、功能最强的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龙号”,在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朱继懋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努力下,已经成功应用于“大洋一号”21航次第三航段的深海热液科考任务,标志着我国ROV技术从性能和控制方式上超越国际同类型,总体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最大潜深达10767米的“海斗”号成为我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进行科考应用的无人自主潜水器,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记录,使我国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91667

现在我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加速的过程,但是与同期的国外仍有很大的差距。国外的水下机器人,比较有名的载人深潜器包括:美国阿尔文号(ALVIN),法国鹦鹉螺号,俄罗斯和平1和和平2以及深海挑战者(DEEPSEA CHALLENGER)等等。其中,阿尔文潜艇于1964年正式建成,至今仍在使用,被大多数人称作"历史上最成功的潜艇"。阿尔文潜艇已执行4000多次洋底探测计划,运送万名以上乘客到达深海,并取回超过680公斤的样品。阿尔文的服役生涯中,完成了许多重大使命,包括在深海中寻找"失踪"的核弹、探索深海热液喷口处的奇特生命体等。论文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水下机器人的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著名的有: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Research),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智能水下机器人应用实验室(MIT Sea Grant's Auv Lab),英国海洋技术中心(Marine Technology Center),日本东京大学的水下机器人应用实验室(Underwater Robotics Application Laboratory)等。同时,一些国际的专业协会也为水下机器人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如IEEE机器人和自动化协会(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EEE海洋工程协会(IEEE Ocean Engineering Society)等。

作为最成功的水下机器人系列之一,美国康斯伯格公司的Remus系列水下机器人已被多个国家采购,2011年,Remus-6000s水下机器人被应用于寻找2009年在大西洋海域上失踪的法航447号航班,不到一个星期便成功在一个深海平原上拍摄到法航447的残骸。2014年4月,美国正是利用蓝鳍水下机器人公司的Bluefin-21型水下机器人进行对马航MH370的海下搜索。法国ECA公司研制的Alister水下机器人可以自主完成目标区域监视和绘图等工作[2]。由此可见,现阶段水下机器人的发展为我们探索海洋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上一篇:陶瓷微滤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下一篇:路径规划的研究现状

管道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

国内外双足机器人研究现状分析

焊接机器人造型设计研究现状

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

水下遥控机器人ROV和脐带缆研究现状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