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秧歌在表演时队形就如同一个阵势庞大的部队战阵,演出者分派体例严谨,主跳随着鼓声列队起舞,串场人员时退时进,其余人员队形则时而整齐排列,时而绕场舞伞,场面壮观,以一种气势恢宏的形态率先博得观众眼球。只要主鼓走进位,在雄壮恢弘的鼓点指引中,伞、鼓、棒、花、丑等各个角色鱼贯而出,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表演队形则借鉴古代战争时的军事战阵、祭祀时的仪仗队伍和生活中常见的建筑形状、劳作工具、器皿图案等一些形状,一代又一代创编出一百多个表演阵形,如双龙戏珠、金马碧鸡、羽殇随波等。表演队形随着主跳手中花伞的改变而改变,入场、出场此起彼伏,大阵中各种小队列进出穿插,队形方圆有序,平衡对称,变幻无常,气势磅礴,忽如万马奔腾,忽如战阵冲撞,忽如小桥流水。表现出一道道振奋壮观、高昂激亢的情景,大有力拔山兮之势,被誉为最能代表汉族男性的民间舞蹈。

4  鼓子秧歌的发展文献综述

鼓子秧歌作为传承了2000多年的古老民间艺术,能一直流传到现在生生不息,而且越来越广为人知,肯定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古代时地处腹地的商河战争不断,当地群众为了生存只能拿起武器进行抗争,每次赶走侵略者战争胜利的时候,人们情不自禁的拿起身边的碗盆、棍棒、簸箕、雨伞等身边的物品,聚集在一起唱跳起来,以此来表达劫后余生的喜悦之情。随着抗争次数的越来越多,大家也渐渐发现了自己跳舞的意义。

前文中笔者提出了鼓子秧歌因武成舞,也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李世民为秦王时,军队有人创作了《秦王破阵乐》,那时的音乐和舞蹈互为依靠而生存。所以唐太宗亲自创作了破阵舞图《七德舞》,命将士披甲执剑而舞。北宋末年,大将王韶领军出关,其在指导战斗训练之余教授士兵学“讶鼓”,每每与辽金敌方对阵,以“讶鼓”鼓舞己方、威慑敌人。以这两个舞蹈于鼓子秧歌相比较,其思想、舞技、队形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鼓子秧歌很有可能就是这个的汉族民间武舞。而且商河地处古齐国中心,一直受“文圣”孔子和“武圣”的精神滋养,所创作的歌舞也颇有泱泱大国的艺术水准,更是历经了无数次的磨炼,孕育出了战斗化的组织模式和千变万化的演出阵型。

而鼓子秧歌能在封建社会中历经磨难流传至今,主要还是归功于古代的祭祀制度。祭祀活动被用作古代封建阶级约束百姓道德规范和行为手段自夏商起就已盛行,到周代整合后以天地为尊,每逢重大节日,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隆重祭之,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末。作为每次祭祀活动上重要必做环节,成为封建时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商河秧歌留存和传承的便利,从而得以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

上一篇:舞蹈《月狐吟》中动物形象的刻画与运用
下一篇:小学游戏化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维吾尔族舞蹈中旋转的特点及运用

试论歌唱表演前的案头工...

论秦皇岛昌黎地秧歌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论肖邦圆舞曲的创作特征...

论二胡曲《新婚别》的艺...

论肢体语言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试论舞者的二度创作有利于加强塑造作品形象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

紫陵阁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