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国内观光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长时间都处于满足人们生活基本物质需求的状态,虽然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耕种类多样,农业资源丰富并且农业景观独特,但是由于一直在寻找解决温饱问题的路上,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农业除产粮外的其他作用。在中国农村居民一直到现在努力进入城市,青壮年尤其是接受教育的青年都相继离开,因此没有人去挖掘农业的其他可能性。直到国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人们才开始关注农村的发展,思考其发展方式。到近几年,“新农村”、“城镇化”等政策的出台,观光农业才初步发展起来。此前20世纪80、90年代,观光农业都是以荔枝园、采摘园、农家乐等方式呈现,而且都是村民个体自发的开放自己农地果园服务城市的游客。这样的观光农业形式到现在还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多农村。还有一中国特色便是“农业科技园”、“农业示范性园区”、“农业科技基地”的产生。国家为了推广农业科技,倡导用新技术来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带来跟高的收入,扶持了一批产业园。而产业园不光承载技术传播指导的任务,园主为了文持产业园的经营便开始提供购买、休闲观光等活动,这便是观光农业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第三种是以公园的形式存在,例如森林公园、农业公园,但是农业性不强,有些甚至与农业不相关。直到“城镇化”口号提出前,我国观光农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城镇化”提出后,政府开始对农村进行重新统一规划,借此观光农业开始兴起,在规划中尝试将观光休闲等融入农村,引导城市居民体验新的休闲观光方式。此时的观光农业不再是小规模的,或是村民个体的,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靠拢,打破无法起步的僵局。
2.3我国观光农业的特点
从观光农业在我国的出现及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出,我国的观光农业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政府的不同政策会导致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政策的变更会使观光农业不能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其次,我国的观光农业都是个体经营,政府虽然有政策扶持,却不参与经营,我国农耕面比重很大,个体经营的结果就是很难对农业产业整体产生影响,只是给部分经营者的农业生产带来变化,这样导致观光农业发展速度缓慢,效果不明显。还有最重要的是。我国的观光农业没有系统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从业者都是当地的农民,因为技术和知识的缺失导致很多农园只是昙花一现。
上一篇:基于个性化定制的老年人台灯设计研究
下一篇:办公空间探究设计+文献综述

乡村小学美术课程的调查研究

让美术更美丽【2235字】

depthmap乌镇横港村美丽乡村...

美丽农村在现代转型中对...

乡村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构成形式元素在油画中的...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室内空间设计改善探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