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浦东三林刺绣工艺之田野调查(3)
1.2.2研究方法
1.人类学田野调查法
民俗文化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它需要我们用眼睛、用耳朵、用嘴巴、用手、用心,去观察、访谈、记录、感受和体会。三林刺绣工艺是一种活的文化现象,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只有通过亲身体验,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奠定,是民俗文化研究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而田野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途径,将零零散散的民俗资料转变成成熟的文字,将实践的经验提升为理论并加以概括” 。田野调查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即时性和可靠性,研究人员通过访问调查可以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获取信息。通过实地调查,亲身感受并获得第一手资料是我后续研究的必要前提条件,在民俗文化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此法获得浦东三林刺绣工艺相关知识和信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系数相对较低的方法。
2.社会学调研方法
辅以社会学调查中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三林绣娘的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记录事实和数据,为研究女性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对她们之间的关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二章 三林刺绣的基本概况
2.1 三林刺绣的发展历程
三林刺绣,古称“筠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料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民间工艺。
刺绣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其发展的历史久远,据《尚书、虞书》载周朝天子衣服上所绣的日、月、星、辰、山、龙、虫等十二章服为最早记载。在距今二千多年的长沙马王堆中就有出现,前秦王嘉《拾遗记》载,吴主孙权的夫人,曾经做《列国图》的刺绣,且在方丝绸上写了刺绣内容的特征,当时的人称她为 “针绝”。刺绣不仅仅作为装饰品,而且在社会军事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刺绣经过汉唐地发展,又延续到宋,元。
到了明朝,三林为浦东重镇,百姓的财物丰帛,人才济济。明正德年间,赵伦中举,嘉靖二年考中进士,他与她的妻子陆氏一起去四川。他当官期间,陆氏曾传授当地百姓如何刺绣,并吸取适用于刺绣的一些“蜀锦”艺术和刺绣的创新之处。基于赵伦夫妇的功绩,四川内江百姓,刻石颂德,称陆氏为“绣母”见清张端木的《西林志略》。明嘉靖末年,潘恩的儿子潘允亮与顾明世是认识很久的同学,常常来往。潘允亮的妻子非常喜欢顾绣的技艺,认真学习并传给自己母族的亲戚,此举对三林本土刺绣影响很大。四乡妇女深得她的遗韵,以线细,行针密阵法多样,色彩丰富,精致细腻。她们用手中的针线,描绘了自己对美好的理解,不仅淳朴秀丽,色彩丰富,更寄托了其美好生活的祈求,古老的绣品蕴含了大量纯朴的民俗文化信息。
1910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了“南洋第一劝业会”,三林镇富商汤学钊曾邀请艺人选送刺绣展览获得好评,三林刺绣声誉传到海外。民国初年,林锡旦曾在《南洋劝业会中的工艺美术品》中写道“刺绣为美术馆一大宗出口获奖众多”。
自从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来华的洋人很多,城内普遍设有“白货作场”,大多以刺绣成衣为主,以此迎合洋人的需求。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凭借刺绣闻名的杨林宝女士在吕班路38号的出租房内与汤生、开泰、永泰公司签订协议。因杨氏保证质量,交货迅速且对工艺的不断改进,推陈出新,获得外商称赞,而三林四乡妇女大都因为杨氏工价公道,靠此谋生的人众多。
随着刺绣业的不断繁荣,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孙金銓、陆桂银等在康定路560弄16号创办了旗美公司,雇艺师,带徒弟,根据客户的要求在绸布上描绘花纹,设计图案,分给大家刺绣,形成一条龙服务。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浅析陶瓷肌理的形式美感
下一篇:
化妆品品牌VI空间设计的初步研究Lumi特装展台设计
传统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花开的声音》室内刺绣装饰画设计
上海浦东办公楼建筑设计+文献综述
浦东新区高压走廊绿化带景观规划设计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